1650 年的冬天,39 歲的多爾袞帶著一群王公大臣去京城郊外打獵,誰能想到,他竟然意外從馬上摔了下來。這位在戰場上威風凜凜、為大清打下大片江山的猛人,就因為這一摔,身體迅速垮掉,沒幾天就沒了命。
多爾袞去世前,單獨見了親哥哥阿濟格。之后,45 歲的阿濟格帶著 300 名精銳,火急火燎地往京城趕,可惜還是晚了一步。鄭親王濟爾哈朗早就帶著大軍,在京城門口等著他,直接把這位大清戰神抓進了監獄。直到阿濟格被關起來,14 歲的順治皇帝才終于松了一口氣,心里想著:這下穩了!
多爾袞的死實在太奇怪了。39 歲正是壯年,而且當時他的權力達到了頂峰,怎么看都不該這么突然地離世,更別說還是因為 “墜馬摔傷” 這種荒唐的理由。更讓人起疑心的是,多爾袞三兄弟的結局都不太好。1649 年,他最疼愛的弟弟多鐸去世;第二年,多爾袞自己也沒了;葬禮第二天,順治就下令處死阿濟格,理由是阿濟格 “不尊重多爾袞”。這很難不讓人懷疑,他的死和權力斗爭有關。
當年,皇太極突然去世,有人說他是太思念海蘭珠,傷心過度。那時候,32 歲的多爾袞也有資格爭奪皇位,他的對手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當時豪格 34 歲。兩人實力差不多,誰也不敢輕易動手。畢竟那時候馬上要入關了,如果內亂,就沒機會入主中原了。
福臨的母親莊妃,也就是后來的孝莊太后,一下子就看出了局勢。她和多爾袞的福晉是堂姐妹,于是就拉上科爾沁草原的勢力,去勸多爾袞放棄爭位,改扶持自己 6 歲的兒子福臨當皇帝。多爾袞覺得孤兒寡母好控制,就答應了。這樣一來,豪格沒了勝算,也只能妥協。最后,福臨當了皇帝,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分別攝政,莊妃成了太后。
多爾袞攝政后,和孝莊的關系變得很不一般,甚至還有 “太后下嫁” 的記載。定都北京后,多爾袞的地位越來越高,從叔父攝政王一路升到皇父攝政王,連給順治下跪都免了。1648 年,他還找借口把豪格關進監獄,豪格不明不白地死在了里面,豪格的正妃也進了多爾袞的后院。
豪格一死,多爾袞徹底掌握了大權,順治就像個傀儡。但按照規矩,皇帝 14 歲就要親政,多爾袞就得交權,可偏偏多爾袞在順治 14 歲這年突然死了,這里面會不會有孝莊太后的謀劃呢?
1650 年這個時間點太敏感了。順治 14 歲,親政是必然的,孝莊不可能不提前為兒子打算。但多爾袞愿意交權嗎?要是他不愿意,雙方打起來,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而且這一年,多爾袞還追封自己的母親阿巴亥為皇后,把牌位放進太廟。阿巴亥也挺傳奇,12 歲就嫁給 42 歲的努爾哈赤,兩年后就成了大福晉,還生了三個兒子。后來她被人告發和代善有染,不過努爾哈赤沒多久又恢復了她的地位。努爾哈赤臨死前,只有她在身邊,但回來后就被皇太極逼著殉葬了。
多爾袞死后,順治的表現簡直像在演戲。一聽說多爾袞死了,馬上全國發喪,讓大家都穿喪服。靈柩快到京城時,他帶著文武百官穿著喪服,在城外跪著迎接,哭得稀里嘩啦。還下詔書夸多爾袞的功勞,用皇帝的規格下葬,甚至追尊他為皇帝。但另一邊,他早就安排濟爾哈朗在城門口等著抓阿濟格,葬禮第二天就處死了阿濟格。兩個月后,順治親政,馬上列出多爾袞 14 條罪狀,剝奪他的一切榮譽,還毀墓掘墳。
順治這么做也能理解,從小他就被多爾袞壓著,肯定心里憋屈。剛死的時候對他那么好,不過是為了穩住多爾袞的手下,等大局已定,就開始清算。
多爾袞到底有沒有稱帝的想法呢?我覺得他沒稱帝,一方面是因為他沒有兒子,就算當了皇帝,最后也是便宜別人。另一方面,孝莊太后很有手段,為了兒子的江山,說不定真的和多爾袞有 “事實婚姻”。至于多爾袞的死,摔下馬可能是真的,但也不排除被人換藥謀殺,畢竟后來康熙對付鰲拜,也用過類似的手段。在權力斗爭里,死人確實比活人讓人放心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