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海關截獲190噸非法出口落葉,這些路邊掃都嫌麻煩的枯葉,竟藏著生態大秘密。路上撿的落葉能賣錢?一噸利潤2000元,日本占了90%的進口量,這買賣誰聽了不心動?
日本森林覆蓋率67%,全球第三,自家落葉多到掃不完,偏要大老遠買中國的?事出反常必有因。
中國工程院朱教君教授坐不住了,留過學懂植物,越想越不對勁——日本無利不起早,哪會花錢買“垃圾”?
一查嚇一跳!落葉不是廢物,氮磷鉀鈣硫全在里頭,腐熟了是土壤的“營養餐”,鋪地上能擋雨水沖土,給小蟲子當窩。
沒了落葉的森林啥樣?地面光禿禿,幾年就“蔫”,后期修復錢花得像流水,時間長得沒邊兒。
專家算過賬,每出口1噸落葉,4畝森林的生態平衡就被攪亂。三北防護林的落葉要是全賣了,沙塵暴怕不是要卷土重來?
三北防護林啥分量?
從1978年開始建,西北華北東北連成“綠長城”,沙塵暴天數從6.
8天降到2.4天,水土流失治了44.
7萬平方公里。
中國的營養物質在地里循環,可落葉一出口,咱們的“養分”往日本流,人家的地越養越肥,咱們的地越掏越瘦。
2008年前,90%的落葉都賣給日本。
朱教授急得直冒汗,趕緊呼吁禁出口,連樹皮草皮一塊兒護上。有人罵他斷財路,禁令剛下就有人偷摸賣,2012年那190噸非法落葉,就是頂風作案的。日本為啥非買中國落葉?
西海岸沙質土,海潮一沖土就跑,用落葉蓋沙,4-6平方米用一噸,能擋土流失,還能給樹根補營養。日本自家沒落葉?
早用了,可后來明白這是“拆東墻補西墻”,《森林法》規定34%的森林是“保安林”,不讓隨便撿落葉。看中國那會兒沒意識到,日本趕緊下手,270美元一噸買得歡。幸虧朱教授識破,咱們及時剎住車,日本只能轉去東南亞買。
生態賬得細算,眼前賺2000塊,背后4畝森林遭罪,30年都緩不過來。
前人種三北防護林吃了多少苦,咱能為倆錢兒糟踐?現在還有人偷偷賣落葉嗎?說不清,但生態紅線碰不得,護好每片落葉,就是護咱的“綠飯碗”。
想知道更多三農天氣和生態保護的事兒?點個關注,咱接著嘮。
本文數據參考公開資料,具體以官方發布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