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加拿大總理卡尼帶著他的核心團隊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其重要閣僚會晤,加拿大媒體對這次會晤非常關注,他們期待著會晤能在加拿大人關心的兩大核心議題上取得突破,也就是關稅和主權。那么,這次會晤有沒有取得這樣的突破呢?來看看加拿大媒體怎么說。
01
《環球郵報》
《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在加拿大素以政論類報道見長。這家媒體7日發表了一篇題為《卡尼與特朗普的會晤沒有突破,也沒有爭吵》的文章。
這篇萬字長文幾乎把卡尼與特朗普的會晤做了一個內容回顧,歸納起來就是文章開頭的一小段文字,"馬克·卡尼作為加拿大總理首次與唐納德·特朗普舉行會晤,此次會晤取得了他所謂的建設性進展。此次會晤并未在結束特朗普代價高昂的貿易戰方面取得任何顯著進展,但也避免了與這位反復無常的美國總統發生任何沖突的跡象。"
這段文字言簡意賅,為了方便讀者的理解,記者按照文章的內容稍加解釋一下。
"這次會晤取得了他所謂的建設性進展",這樣的表述表明,文章的作者并不認為卡尼真的取得了建設性進展。文章進一步指出,"這標志著美加關系在數月的摩擦后將重新定義兩國關系的進程‘即將結束’。"但是在白宮的整個會晤過程中,特朗普并沒有這樣的表態,只是卡尼當天下午在加拿大駐美國大使館的新聞發布會上突然有了這樣的說法。這個說法與他幾天前在競選期間的表態大相徑庭。
這說明,卡尼對美強硬的態度已經幫助他帶領自由黨完成了競選的任務,接下來,卡尼要組成新政府,他需要軟化態度,以便他有更大的空間與特朗普政府打交道。
那么,關稅問題呢?
加拿大希望能就《美加墨協議》重新談判以獲得更有利的條款,美方也有意重談,但是出發點完全不同。特朗普表示,他不確定這項為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的貿易制定規則的協議是否仍然有效。這句話的意思是,美方認為目前的這份協議對美國不利,不要也罷。而且,特朗普拒絕了卡尼取消汽車關稅的要求,表示在美國停止進口加拿大制造的汽車之前,維持汽車關稅不變。鋼鋁關稅也不會取消。
主權問題呢?
加拿大媒體幾乎眾口一詞地強調了卡尼在白宮當面向特朗普表達了"加拿大永遠不會出售"的立場,然而在白宮發生的事實卻是,特朗普告訴卡尼,他不會放棄吞并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想法。針對卡尼使用的"永遠"這個詞,特朗普回嗆到,"永遠不要說永遠" ,并且當著眾多記者的面告訴卡尼,"我經歷過很多很多無法實現的事情,但最終都實現了。"
整個的會晤看下來,唯一值得這家加拿大媒體欣慰的就是,卡尼沒有像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那樣,與特朗普當面吵了起來。
02
加拿大廣播公司
再來看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加拿大唯一的公營媒體,其對加拿大國內事務的報道要求不能偏向任何黨派。這家媒體對這個新聞的報道使用了這樣的一個標題《唐納德·特朗普說邊界只是一條"人為劃定的線",這話說得對嗎?》。
這個報道關注的顯然是主權問題。特朗普使用"人為劃定邊界"的用意很明顯,否認了美加之間邊界線,也就否認了加拿大的主權國家地位。于是這篇報道的作者采訪了加拿大知名的歷史學家史蒂芬·鮑恩(Stephen Bown)。
鮑恩認為,當年英屬北美(如今的加拿大)和美國劃定邊界的時候,"當所有邊界線都只是由各??國外交官在會議室里隨意劃定的時候,這些會議室通常是在歐洲或華盛頓,由各國外交官之間劃定的,這些人從未去過他們所劃定的任何土地。"因此,特朗普的說法并非完全錯誤,但美加邊界的形成過程錯綜復雜。
導致兩國邊界形成過程錯綜復雜的因素之一就是,如今屬于加拿大的很多土地來歷不明。他舉例說,1869年,加拿大第一任總理約翰·麥克唐納促成了魯珀特土地(Rupert's Land)的轉讓,這片土地橫跨如今加拿大東部、中部和西部部分地區的大部分地區,以30萬英鎊的價格從哈德遜灣公司手中購得。然而,"哈德遜灣公司究竟對這片土地擁有什么所有權?他們沒有,"鮑恩說道。"他們只是猜到,‘英國想讓我們假裝擁有這片土地,如果我們承認擁有,他們就會付給我們一些錢,這樣就好了。’于是這片土地就成了加拿大的一部分。"
03
加拿大通訊社
加拿大通訊社同樣把報道的重點放在了主權問題上,但是關注的重點不是來自美國對加拿大主權的挑戰,而是關注加拿大國內面臨分裂的危險。
報道在正文中首先提到的就是"艾伯塔省省長公開提出,由于擔心與西方國家的疏遠,該省可能脫離加拿大"。艾伯塔省省長丹妮爾·史密斯領導的政府最近提出了一項立法,該立法將降低請愿者觸發省級分離公投的門檻。
報道援引卡尼總理的話說,"我們將加強國內實力",他的政府將加強安全并提振經濟。所謂的加強國內實力,實際上是強化加拿大各個省之間的經濟聯系,不僅要消除貿易壁壘,還要加強加拿大人之間的團結。卡尼表示,當各省攜手合作時,加拿大會更加強大。
04
《國家郵報》
另一家媒體《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對卡尼與特朗普的這場白宮會晤又是如何評價的?
這家媒體請政治專家分析兩個人的言行舉止來描述會晤的氣氛和雙方的關系,最后得出的結論就是這個報道的標題:《卡尼"讓特朗普成為明星":分析橢圓形辦公室會晤:從寒暄到欺侮》
從這些加拿大主流媒體的報道中不難看出,媒體普遍沒有對這次會晤給予過高的評價,個別的積極評價也是非常謹慎的,有的評價甚至是負面的。
更重要的是,從這些媒體的報道中,我們看到了卡尼在組成新政府之后將面臨的兩大問題。
首先,是盡快組建一個對美談判的團隊。對美貿易占據了加拿大對外貿易大約75%的份額,可以說是加拿大對外貿易的唯一支柱,這個支柱無法替代。2026年,《美加墨協議》即將迎來復核期,三國都有提出修改協議的機會。所以無論特朗普提出怎樣的要求,加拿大的談判團隊都要妥善應對,爭取到一個有利的協議。對加拿大而言,貿易多元化只是個奮斗的目標,在短短幾年甚至幾十年之內都不可能實現。
其次,要盡快解決加拿大國內的貿易壁壘問題,這不僅關系到實現加拿大經濟新的增長方式,也關系到國家的團結。了解加拿大政治的都知道,自由黨在西部地區的支持率很低,而艾伯塔省又是西部各省的龍頭,艾伯塔省如果脫離了加拿大聯邦,其他的幾個西部省份會不會步其后塵呢?相比之下,美國吞并加拿大至少在短期之內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艾伯塔省脫離了聯邦,那就很可能加入美國成為"第51個州"。
長遠來看,加拿大如果要維護國家獨立,國內貿易一體化、對外貿易多元化是必經之路。只有在經濟上實現獨立自主的增長,才能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逐步鞏固國家獨立的地位。否則,一切只能是仰人鼻息。(總臺記者 張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