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有個傳言鬧得沸沸揚揚,說瑞士那個特別受關注的“安樂死膠囊艙”要引入咱們中國了。這消息一出來,立馬就像一顆石子扔進了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千層浪,大家都在議論紛紛。
先給大家說說這個“安樂死膠囊艙”到底是啥玩意兒。這玩意兒是瑞士那邊搞出來的,從外觀上看,就像一個簡單的白色小艙室,造型有點科幻感。人躺進去之后,按下啟動按鈕,艙內就會釋放氮氣,讓人在幾分鐘內平靜地失去意識,最后安詳地結束生命。
據說整個過程沒有痛苦,也不需要醫生或者其他人幫忙操作,全憑自己決定。在瑞士,這玩意兒是在嚴格的法律框架下運行的,只針對那些身患絕癥、飽受病痛折磨,又自愿選擇安樂死的人。
可這消息傳到咱們這兒,就完全變味兒了。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風聲,說這“安樂死膠囊艙”馬上就要進入中國市場。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邪乎,搞得好多人心里都犯起了嘀咕。
咱們國家的衛健委一聽到這個消息,那反應速度,就跟消防員滅火似的,立馬就出來緊急辟謠了。衛健委明確表示,在我國,安樂死根本沒有合法化,這種所謂的“安樂死膠囊艙”引入中國,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兒。為啥呢?這背后涉及到太多復雜的法律、倫理和社會問題了。
從法律層面來說,我國法律明確規定,故意殺人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安樂死本質上就是結束一個人的生命,哪怕這個人自己愿意,在現行法律體系下,也很難界定它的合法性。要是開了這個口子,那以后會不會有人鉆空子,打著安樂死的旗號干違法的事兒呢?這誰也說不準。
倫理方面就更復雜了。生命是無比珍貴的,咱們傳統觀念里一直都有“好死不如賴活著”的說法。要是允許這種安樂死的方式存在,會不會讓一些人對生命不夠敬畏,遇到點困難就想放棄呢?而且,對于家屬來說,親人選擇安樂死,這心里得多難受啊,這其中的倫理沖突可大了去了。
社會層面也不容忽視。一旦這玩意兒合法化了,那會不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比如會不會有人被誘導去選擇安樂死,會不會影響醫療資源的分配等等。所以衛健委緊急辟謠,那是完全有必要的,就是為了防止大家被不實消息誤導,避免造成社會恐慌。
但有意思的是,就算衛健委都出來辟謠了,還是有三類人偷偷摸摸地去預約。
這第一類人,就是那些身患絕癥,長期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來的人。他們每天躺在病床上,渾身插滿管子,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每一秒都像是在受刑。對他們來說,死亡可能真的是一種解脫。他們覺得,要是能有這么一個機會,能體面地、沒有痛苦地離開這個世界,那該多好啊。所以,一聽到這個“安樂死膠囊艙”的消息,哪怕知道可能是假的,也忍不住想去試試。
第二類人是一些心理特別脆弱、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他們可能在工作、生活中遭遇了重大挫折,比如失業、破產、失戀,感覺自己的世界都崩塌了,看不到未來的希望。他們覺得活著就是一種煎熬,還不如早點結束這一切。所以,當聽到有這種“安樂死膠囊艙”的時候,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雖然這稻草可能根本救不了他們,但他們還是想抓住。
還有第三類人,是一些思想比較極端、追求個性自由的人。他們覺得人生就應該由自己完全掌控,包括生和死。他們覺得安樂死是一種自由的選擇,是對自己生命的尊重。他們不想被傳統觀念束縛,覺得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選擇這種方式結束生命。所以,他們也不管是不是合法,是不是符合倫理,就偷偷地去預約了。
不過,大家可得清醒清醒。這“安樂死膠囊艙”引入中國本來就是個謠言,就算真有,在我國目前的法律和倫理環境下,也不可能合法存在。咱們每個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積極去面對,去解決,而不是想著用死亡來逃避。生命只有一次,咱們得好好活著,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去創造屬于自己的價值,可別被這些不實的消息給忽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