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最好的愛情,不是他給你買了多少東西,而是他明明自己過得緊巴巴,卻總怕給你的不夠。
1. 餅干盒里的秘密
我家老周走后的第三個月,我才終于有勇氣收拾他的東西。
他是個特別仔細的人,抽屜里每一樣東西都擺得整整齊齊——用皮筋捆好的水電費單子、超市促銷的傳單、還有一沓用回形針別起來的舊發票。最底下壓著個銹跡斑斑的鐵盒子,是三十年前裝“金雞餅干”的那種,邊角都磨得發亮。
我拿起來晃了晃,里面嘩啦嘩啦響。打開一看,是一疊用橡皮筋扎好的舊鈔票,每一張都按年份排好,從1992年到2023年,整整三十年。
鈔票底下壓著張紙條,上面是他那筆歪歪扭扭的字:
“給桂花的‘萬一基金’。”
我鼻子一酸,突然想起我們剛結婚那會兒,他每個月領了工資,第一件事就是把大部分塞給我,自己只留幾十塊零花。我問他:“你留這么點夠用嗎?”他總笑呵呵地說:“夠,我又不抽煙不喝酒,要那么多錢干啥?”
后來我才知道,他每天中午在廠里吃飯,就買最便宜的白菜豆腐,省下的錢全攢在這個盒子里。
2.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去年秋天,孫女小婷來家里玩,舉著手機興沖沖地說:“奶奶,我給你點‘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我擺擺手:“花那錢干啥?白開水最解渴。”
她撇撇嘴:“哎呀,現在誰還省這點錢啊?您看我媽,天天網購,快遞堆得家里都沒地兒下腳!”
我沒說話,轉身從衣柜里翻出一條舊圍巾,抖了抖:“喏,這才是你爺爺的‘秋天第一件禮物’。”
1998年,廠里效益不好,工資拖了三個月沒發。那年冬天特別冷,老周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耳朵凍得通紅。我拆了自己的舊毛衣,熬了幾個晚上給他織了條圍巾。他圍上后直咧嘴:“暖和,比商場里賣的還舒服!”
結果第二天,我發現他偷偷用透明膠帶粘鞋底——那雙皮鞋穿了五年,底都快磨穿了,他舍不得買新的。
現在年輕人總說“保溫杯里泡枸杞”是養生,可他們哪知道,老一輩的“養生”,是“透明膠帶補鞋底”。
3. 他這輩子,就“奢侈”過一回
我翻著鐵盒里的東西,突然摸到一張硬硬的紙片。抽出來一看,是張泛黃的發票——周大福的細金鐲子,1980元。日期是去年他確診肺癌的那天。
發票背面寫著一行小字:
“本想今年結婚紀念日給你。”
我胸口猛地一疼,像被人狠狠攥了一把。
他這輩子,襪子破了補三次還穿,買菜為五毛錢跟人討價還價半天,唯一一次“大手大腳”,竟是給我買鐲子。
可直到走,他都沒拿出來。
4. 他的“省錢秘籍”
收拾遺物時,我在他枕頭底下發現個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記著:
- “超市牛奶周二打折,比平時便宜八毛。”
- “微信提現要手續費,滿100再提。”
- “桂花愛吃糖炒栗子,冬天每周買一次,別告訴她價錢。”
最后一頁,是他在臺歷上畫的幾個紅圈,旁邊寫著:
“記得買牛奶。”
上周去超市,正好趕上牛奶促銷。我站在貨架前,突然想起他以前總說:“你得多喝牛奶,補鈣。”
售貨員問我:“阿姨,要拿一箱嗎?”
我搖搖頭,眼淚突然就掉下來了。
5. “你呀,跟錢有仇是不是?”
老周走后,我姐妹王芳總勸我:“你呀,跟錢有仇是不是?該花就花,別老想著省。”
我笑笑沒說話。
上個月,社區組織活動,喊我去教大家腌咸菜。臺下幾個年輕媳婦邊學邊笑:“阿姨,您這手藝比網紅教程強多了!”
我心想,哪是什么手藝不手藝的?不過是苦日子里磨出來的活法。
前幾天,我去銀行把老周的“萬一基金”轉成了教育儲蓄,留給孫女小婷以后上大學用。剩下的錢,我設了個助學金,專門幫村里那些留守兒童——老周生前最惦記他們,總說:“這些娃,等爸媽回家等得眼里都沒光了。”
現在我才明白,他省了一輩子,不是為了存下多少錢,而是怕我將來受一點委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