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一部取材真實案例、由在英中國留學生原創(chuàng)排演的反詐喜劇小品《誠不我欺》,在英國倫敦、曼徹斯特、蘭卡斯特等地巡演,獲得許多觀眾熱烈反響。
小品由全英中國學生學者聯(lián)誼會組織、全英學聯(lián)法律援助中心策劃演出,以真實案例為藍本,再現(xiàn)了留學生遭遇電信詐騙的情境:蛇年春節(jié)期間,主人公鄭天震接到假冒中國使館的詐騙電話,在即將匯款之際,被兩位室友機智識破騙局,化解危機。
據全英學聯(lián)主席、牛津大學博士生鐘韶鴻介紹,《誠不我欺》首次嘗試將社會熱點與留學生活融合進舞臺藝術,突破傳統(tǒng)安全教育模式。劇情圍繞“電信詐騙”這一現(xiàn)實議題展開,以喜劇小品生動展現(xiàn)了海外學子在遭遇網絡詐騙時的心理掙扎、團結互助和最終識破騙局的過程。
一名現(xiàn)場嘉賓在觀看演出后表示:“‘平安留學’不僅是一句叮囑,也是一份陪伴。小品貼近生活的表達引發(fā)共鳴,是一次很好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p>
“希望大家笑著看完,但心中繃緊關注留學安全的弦?!毙∑穼а?、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碩士生于昕冉說,“節(jié)目里留學生面臨的挑戰(zhàn)和選擇,其實和每個身在海外的人都有關?!?/p>
小品編劇、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學生饒若曦坦言,創(chuàng)作初期她采訪了不少有被騙經歷的留學生:“留學生受騙不僅是由于信息差,也因為在海外求學的過程中,同學們內心常感到孤獨。我們希望通過戲劇鼓勵大家說出困難。熱心的同學、使館老師,永遠都是海外留學生堅實的后盾?!?/p>
劇組其他成員由來自倫敦國王學院、倫敦大學學院、溫布爾登學院及中央戲劇學院的學生組成,排練期跨越三個月,大家經過數十次線上、線下碰面,在學業(yè)之余完成了劇本創(chuàng)作、排練與多地巡演。
“我沒想到被一個小品看哭了?!痹诼鼜厮固氐难莩霈F(xiàn)場,一名來自謝菲爾德大學的同學說,“我去年剛好接到過類似的詐騙電話,觀看演出時,時刻產生共鳴?!?/p>
不少觀眾在小品宣傳的社交媒體下留言,有人說《誠不我欺》“用一種‘溫柔的提醒’將安全意識送進了大家的心坎里,比課上聽到的防詐講座更令人印象深刻。”
“在我們服務留學生的日常中,同學們希望獲得實用建議?!比W聯(lián)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倫敦國王學院博士生周思源表示,“這一次,我們嘗試用喜劇方式,呈現(xiàn)反詐元素,提醒留學生們時刻提高安全防范意識,順利求學。”
近年來,全英中國學聯(lián)在加強青年思想引導、講好中國故事方面持續(xù)發(fā)力。
正如劇中臺詞所說:“有使館的老師們保駕護航,有同學朋友熱心相助,再遠的路,也如同歸途;再遠的異鄉(xiāng),也是留子們溫暖的家?!闭沁@樣的力量,讓越來越多在外拼搏的中國青年,切實感受到安全感、歸屬感與使命感。
(作者系全英學聯(lián)法律援助中心成員)
(人民日報海外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