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1日上午,王偉和戰(zhàn)友趙宇奉命攔截闖入中國專屬經(jīng)濟區(qū)的美軍偵察機。EP3憑借體型優(yōu)勢不斷逼近殲8,試圖干擾中國雷達信號。在第三次近距離對峙中,EP3的螺旋槳突然切入殲8的尾部,導致戰(zhàn)機失控墜海。王偉在最后時刻向地面報告:“81192收到,我已無法返航,你們繼續(xù)前進!”隨后彈射跳傘。
海軍司令部立刻啟動了搜救模式。南海艦隊派出10余艘艦艇、50余架飛機,在8.3萬平方公里海域展開拉網(wǎng)式搜索。漁民自發(fā)組織船只參與,甚至有村民舉著望遠鏡在岸邊徹夜守望。然而,14天的全力搜救后,除了發(fā)現(xiàn)少量飛機殘骸和王偉的飛行裝具,始終沒有找到他的蹤跡。
這件事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很久,可是大家一直都在為搜救無果而耿耿于懷,那么當時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其實這場撞機事件也能夠看出霸權主義對各個國家所帶來的傷害。美國當時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那么他們就想要將各個國家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所以就研發(fā)出了不少偵察機,目的就是非法進入其他國家搜尋其機密。
當時中國的科技雖然也有一定的發(fā)展,可是比起美國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美國也沒有將中國放在眼里。2001年4月1日,美國就派出了偵察機,在我國的南海上空盤旋,想要偷窺我國的軍事機密。
我國的雷達發(fā)現(xiàn)美國偵察機后,就立刻派出了殲八戰(zhàn)機去驅逐,這其中就有王偉,可是我們的戰(zhàn)機不管怎么警告驅逐,美軍偵察機都沒有藥離開的意思,反而掉轉機頭直接撞上了王偉的戰(zhàn)機,導致他不得不棄機逃生??墒窃谕鮽ワw機墜落的第一時間,海軍司令部就派出了搜尋部隊去尋找王偉的下落,然而卻沒有任何結果,這就讓人難以理解了,為啥就找不到王偉呢?21年后的今天揭秘這件事,也讓人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首先就是跳傘落點的定位偏差,根據(jù)飛行軌跡推算,王偉跳傘區(qū)域應為海南島東南約104公里處。但美軍EP3在撞擊后突然改變航向,導致中國雷達短暫丟失目標。更關鍵的是,王偉的救生電臺在跳傘后未發(fā)出任何信號,這可能是因為電臺在撞擊中受損,或因海水浸泡失效。搜救人員只能依靠肉眼觀察,大海茫茫,猶如大海撈針。
再就是復雜海況的致命威脅,南海水深超過1000米,洋流湍急且暗礁密布。王偉跳傘時未攜帶鯊魚驅避劑,而該海域鯊魚活動頻繁。即使成功落水,穿著抗浸服的生存時間也僅有3至5小時。更糟糕的是,當天氣象條件突變,海面風速大,海浪也高,這就進一步增加了搜救難度。
第三就是技術裝備的時代局限,21年前的中國海軍尚未配備先進的深海探測設備。搜救艦艇主要依靠聲吶浮標和磁探儀,但這些設備對小型目標的探測距離有限。美國雖提出提供衛(wèi)星圖像協(xié)助,但因政治敏感性被婉拒。
第四則是國際博弈的無形壓力,在撞機事件發(fā)生之后,美國不僅拒絕道歉,還要求中國歸還EP3偵察機,這種強硬態(tài)度導致搜救行動面臨外部干擾。
王偉的故事也只是中國海權覺醒史中的一部分。從21年前的無奈到如今的自信,中國用行動證明:只有自身強大,才能守護每一寸碧海藍天。當我們在南海看到遼寧艦航母戰(zhàn)斗群巡航的身影,在東海聽到殲16戰(zhàn)機呼嘯的轟鳴,或許可以告慰這位年輕的飛行員:您用生命換來的和平,我們正以更強的姿態(tài)捍衛(wèi)。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