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放在汽車行業也是如此。近日,小米SU7 Ultra因OTA升級導致其1548匹最大馬力被限制一事迅速沖上熱搜,一度引發了車主們的集體炸鍋。但沒過多久,官方又迅速撤回了本次OTA升級。
不過小米汽車此舉還是引發了人們的一系列猜想,特別是如今市場上已出現多款普通人能買到的動力超千匹的車型,且這一數量還有繼續增加之勢。面對極有可能到來的“全民千匹”時代,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應對才是呢?
※ 事件回顧
5月1日,多名小米SU7 Ultra車主通過社交媒體對外表示,其購買的小米SU7 Ultra的車機系統通過OTA升級至Xiaomi HyperOS 1.7.0版本,此次升級除了對一些功能進行優化外,最大的變化是增加了“排位圈速考核功能”(參見下圖中紅色方框標出部分)。
據說該功能對小米SU7 Ultra的動力輸出進行了限制,車主需要在官方指定的八條國內賽道(任選其一)達到官方建議的圈速成績,才能夠解鎖車輛的1548匹最大馬力,否則日常用車只能使用約900匹馬力的動力輸出。
再有就是這次OTA增加了“直線競速等待功能”(參考上圖中黃色方框標出部分),這一功能需在車輛掛入P擋60秒之后才能夠開啟,可以有效限制用戶駕車在開放的社會道路上進行直線競速的危險行為。
此舉一經證實,便在小米SU7 Ultra用戶群體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不過有趣的是,當天下午便有網友反饋說此次OTA更新已被小米汽車官方撤回,并且有多位網友公布了小米汽車工作人員的回復,表示此次Xiaomi HyperOS 1.7.0版本僅向極少范圍的小米SU7 Ultra用戶進行了推送,目前已經收到了熱心用戶的反饋及意見,官方決定停止推送本次OTA。
※ 引發思考
小米SU7 Ultra于今年2月27日正式上市,官方指導售價區間52.99-81.49萬元,提供標準版、紐北限量版以及競速套裝。該車搭載了兩臺V8s電機和一臺V6s電機,綜合最大功率可達1138kW(1548馬力),0-100km/h加速時間僅需1.98秒,0-200km/h加速時間也僅需5.86秒,設計最高時速為350km/h,被業內譽為最具性價比的性能怪獸。
不過小米SU7 Ultra上市之后很快便引發了社會各界對該車用戶缺乏速度與安全敬畏之心的熱議,人們普遍認為,小米SU7 Ultra高達1548匹馬力的強大動力,絕非一般的駕駛者能夠駕馭,如果駕駛小米SU7 Ultra的用戶不具備足夠強大的駕駛技能和心理素質,難免會引發一系列的安全風險。
人們的擔心并非杞人憂天,據有公開報道的數據統計,小米SU7 Ultra自上市以來至今,該車型已發生了多起較為嚴重的安全事故?,這些事故雖有一部分發生在封閉的賽車場內,但仍舊反映出小米SU7 Ultra部分用戶的確缺乏駕馭大馬力高性能車輛的能力。
(參考圖片:3月21日,福建泉州一小米SU7 Ultra以約150km/h速度行駛時,為避讓前方調頭車輛失控并與一正常行駛電動自行車相撞,致騎車人傷重不治身亡)
另有數據顯示,小米SU7 Ultra的車主有32%是年齡在25-30歲之間的年輕人,實際駕齡在3年以下的占比達到了41%,并且有超過60%的人還是首次接觸高性能車。
相比之下,人們熟知的諸如法拉利、蘭博基尼等超跑品牌的用戶群體平均駕齡在12年左右,并且85%都有過賽道培訓的經歷。毫不隱晦地說,這兩部分用戶群體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心智成熟度都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差距。
隨著接二連三的安全事故將坐擁流量密碼的小米汽車推上風口浪尖,官方也不得不開始認真審視小米SU7 Ultra的動力性能問題?;蛟S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小米汽車才在5月1日凌晨推送了帶有“排位圈速考核”及“直線競速等待”等功能的Xiaomi HyperOS 1.7.0版本車機系統,按照官方的說法,為的是“甄別駕駛能力,降低公共道路風險”。
不過現實就如同本文開頭提到的那樣,隨著這次“鎖性能”的OTA一經推送,小米汽車的車友圈里便吵得不可開交。雖然有一部分用戶能夠理解官方推送此次系統升級的“難言之隱”,但更多的用戶還是對此表示出了強烈的不滿。
特別是有很多小米SU7 Ultra的車主表示,購買小米SU7 Ultra本來就是沖著該車的大馬力和高性能而來,如果連這些賣點都被限制而無法敞開使用,就好比費勁巴拉買了臺游戲機,結果拿回家卻發現有些游戲還需要先通過考試才能解鎖出來。
關鍵是作為小米SU7 Ultra的車主,如果想要解鎖車輛的最大馬力,還得自費去賽道里刷圈速。更何況這次OTA之前,小米汽車并未進行意向調研并征詢車主意見,有擅自做主之意。最終,小米汽車在5月1日發起的這次OTA推送了不到24小時便草草收場,上演了一出朝令夕改的現實戲碼。
※ 討論:車企究竟該不該對大馬力高性能車進行動力限制?
舉個例子,生活在遼闊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幾乎個個都會騎馬,但絕大多數人日常騎乘的也都是經過馴服、性情溫和穩定的馬匹,只有少數騎術超群的優秀騎手才有能力去降服烈馬。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但其實能騎得了千里馬的人也同樣不常有。倘若讓騎術一般的人跨到一匹性如烈火的馬匹身上,之后會發生什么就不用多說了吧。
其實放眼整個汽車行業,身為后起之秀的小米汽車并非第一家對高性能車輛進行性能限制的車企。例如,特斯拉曾要求Model S Plaid的用戶通過參加培訓來解鎖車輛的賽道模式,保時捷Taycan Turbo S的“超增壓模式”也需要額外付費才可以獲得。
參考圖片: 特斯拉Model S Plaid
參考圖片:保時捷 2024款 Taycan Turbo S Celestial Jade
只不過相比友商們的做法,這次小米汽車推行的“圈速考核”有著明顯更為嚴苛的標準與操作難度。首先,小米SU7 Ultra的車主必須提供真實的賽道圈速成績來向官方證明自己的駕駛技術;其次,常下賽道玩耍的車友都很清楚,租用賽道的成本高昂,而這些費用都需要車主自己買單。倘若車主所在城市距離官方指定的賽道較遠,那么為了刷圈速所產生的車輛擺渡等附加成本更是難以計算。
除此之外,小米汽車官方采取的這些技術手段能否避免黃牛提供“收費代刷圈速”的服務?系統是否存在容易被黑客攻破的漏洞和BUG,以至于“地理圍欄”的限制失效?等等這些,都是對高性能車輛進行性能限制的工作中必須要面對的一系列問題。畢竟,在如今的國內車市,動力超千匹的車輛早已不是只有小米SU7 Ultra一款。
參考圖片:極氪001 FR
參考圖片:比亞迪漢L
參考圖片:騰勢Z9GT
例如,極氪001 FR的電機功率達到了1265馬力;比亞迪漢L的電機功率為1102馬力(2025款 EV 四驅激光雷達旗艦型);騰勢Z9GT的電機功率雖未過千,但也達到了966馬力(2024款 630四驅Pro版/Max版)。要知道,在燃油動力汽車主導市場的時期,市場上僅有售價幾百萬元的超跑才能有這樣的動力水平。
※ 說在最后:
如今,售價幾十萬元的電動汽車可謂長江后浪推前浪,它們能夠帶給你媲美甚至是超越燃油超跑的動力表現,同時在價格上又不會讓人覺得遙不可及。不得不承認,當汽車動力開始廉價化發展的條件下,汽車市場催生出“全民千匹”的時代絕非不可能。
但無論汽車技術和汽車市場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安全問題都不應該被忽視,如何在性能平民化和駕駛安全之間實現良性的平衡,正是新能源汽車飛速發展的時代所賦予車企的一份重擔。與此同時,汽車企業也需要注意,在承擔社會責任與尊重用戶權益的平衡方面,如果只是簡單地通過技術手段來抑制潛在的風險,就難免會陷入簡單處理和一刀切的囹圄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