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民晚報報道,5月,第28屆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意大利米蘭舉行。這場會議的聯合聲明寫道,“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將成為全球貿易的重負,導致經濟分裂”。會議聯合聲明甚至直指美國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稱要“表示警惕”。其中提到各方“正式同意擴大‘清邁倡議’多邊化融資模式適用范圍,使之不僅適用于金融危機,也適用于傳染病大流行和自然災害發生之際”。
特朗普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中,作為東盟成員國的柬埔寨、老撾和越南,分別被征收了49%、48%、46%的關稅,屬于美國所有貿易伙伴中的最高水平。雖然目前特朗普給了“90天緩刑期”,但10%的“最低基準關稅”仍有效,而且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出口,美國的關稅政策將給他們帶來巨大打擊。所以深化區域貿易,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就變得相當重要。中日韓等13國的聯合聲明,也是中方所倡導的周邊命運共同體的一個新篇章。
特朗普(資料圖)
在與想要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的國家接觸時,特朗普還被曝出脅迫想要參與談判的國家限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特朗普政府這樣做,無非就是為了孤立中國,進一步向中國施壓,讓中國妥協和美國簽署協議。現如今看來,特朗普不僅沒有達到孤立中國的目的,反而讓自己變成眾矢之的。這樣帶來的惡劣后果除了削弱美國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和硬實力之外,同時還會嚴重損害美國在亞洲地區的防務關系。
日本是美國在亞洲最為親密的盟友,就在應對美方關稅問題上,日本也是積極與美國接觸的國家。但是讓特朗普沒想到的是,這次在中國帶領下,13國在歐洲召開的會議要共同應對美國,并且日本最為積極。作為第一個和美國談判的國家,無論是特朗普政府還是世界各國,都對日本寄予厚望。在美方看來,日本就是第一只“螃蟹”,只要日本對美妥協,接下來和其他國家的談判,就都好辦了。日方則認為,自己主動配合特朗普政府,沒準能換得網開一面。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4月初召開的中央周邊工作會議提出,要與周邊國家鞏固戰略互信,深化發展融合,攜手共創美好未來。中方愿與10+3各方一道,堅持開放包容,團結協作,不斷深化區域財金合作,以本區域的穩定性和確定性應對世界的不穩定和不確定。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調整,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多。10+3區域經濟展現較強韌性、擁有較大增長空間,但也面臨復雜嚴峻的內外部挑戰。
各國財長和央行行長一致認為,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必須靈活應對,這不僅意味著要頂住保護主義的壓力,處理好不穩的全球金融環境,更要死守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國際規則——這是多邊貿易體系的基石。聲明里的每句話,都像是在不動聲色地懟大洋彼岸的單邊主義,特別值得玩味的是,就連當時正和美國談貿易的國家,比如越南、日本、韓國,對這份聯合聲明也沒半點異議,展現出空前的一致,而日本的態度轉變尤其引人注目。
特朗普(資料圖)
這一次中日韓等13個國家能夠統一展現,與三個方面有關,首先是中國帶頭扛起反制美國關稅大旗。第二點就是亞洲已經成為了美國加稅的“重災區”。第三點就是對美國自身帶來一系列問題。從特朗普對國外電影加稅,到13國聯合反擊,可以看出關稅戰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有多大,關稅戰不僅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對美國將損害美國消費者利益。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站出來反對美國關稅,都說患難見真情,如今只有團結、合作對話才是唯一的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