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武義偏遠村落,有盜墓前科的村民王強,白天挖筍時在山坡察覺異樣土質,因白天行動顯眼,便掩蓋痕跡回家。夜晚,王強帶伙伴持工具到該地,打開墓門進入墓室。墓內無奢華裝飾與寶物,他們找到幾枚印章、一方硯臺和一些古幣,幾乎放棄時,王強發現蠟封圓筒,打開后有 17 卷保存完好的古書,字跡清晰紙張堅韌,王強等人意識到古書價值極高。
他們發現一本珍貴古書。古書被蠟封得很嚴實。打開后,古書面貌嶄新,真難相信它歷經了漫長歲月。盜墓賊很高興,小心給古書拍照,然后又把它包裹好,生怕古書受損。
之后,這群盜墓賊開始銷贓。他們很快把印章和硯臺高價賣掉。可賣這套古書時,卻遇到很多麻煩。很多人看古書太完好,懷疑是精心制作的贗品。一番折騰后,他們聯系上北京姓馬的富商,以 70 萬元把古書賣給了他。
富商買了東西。朋友質疑,他懷疑是假貨。他決定退貨,盜墓賊花了部分錢,無法全額退款。富商沒辦法,扣下四卷,把十三卷退給盜墓賊。
盜墓賊不知所措,不懂珍貴東西咋沒人要。他們著急無奈,冒險拿古書照片找買家,想找懂價值的人。
武義縣博物館董館長,收到朋友轉發的古書照片,正是盜墓賊拍的。董館長研究古代文獻,細看照片文字,思考后得出結論:文字記錄的是古代官員徐謂禮的詳細履歷。
歷史上有些人物不出名,徐謂禮便是其一,史書幾乎沒提過他。董先生在古書一角看到 “淳祐” 二字,“淳祐” 是宋理宗年號,能讓人了解南宋。古書嶄新清晰,與印象中古代文物不同,董先生疑惑,決定請宋史專家鄭先生一同前往武義鑒定。鄭先生細看鑒別后,得出古書是真古跡且價值極高的結論。董先生和鄭先生向警方報案。當地公安機關重視,因這關乎國家文化遺產安全,干警秘密調查。一次行動中,辦案人員扮富商,與盜墓賊王某取得聯系。王某帶 “富商” 回家,警察抓住王某,追回古書。之后警方又在北京從馬姓商人處追回 4 卷古書。17 卷古書共四萬多字,記錄徐謂禮官場生涯,有 “委任狀”“考核表” 等。內容寶貴,是研究南宋官員制度及書法藝術的第一手資料,其中印紙填補歷史研究空白。專家將其命名為 “徐謂禮文書”,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后被武義縣博物館永久收藏,成為鎮館之寶,如今放在展柜供訪客了解歷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