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消息,針對美國對汽車等產品加征關稅一事,日本首相石破茂2日明確表示“絕對無法接受”。美方要求減少對日貿易逆差,石破茂對此指出:“作為手段具有可能性。日方會做能夠做到的,但絕不容忍因此導致國內就業崗位流失。”據報道,日美雙方圍繞美國政府高關稅政策舉行第二輪部長級談判,石破茂2日在官邸接受記者團采訪時表示:“盡早達成協議固然重要,但決不能因過度追求速度而損害國家利益。”
汽車產業是日本經濟命脈,2024年日本對美汽車出口額高達6.26萬億日元(約3100億元人民幣),占對美出口總額的28.3%,在美國進口完成車中日本品牌占18%份額,且汽車相關產業支撐著558萬人就業,占全國就業人口近十分之一。石破茂深知一旦關稅重創車企,日本就業市場和地方經濟將面臨連鎖反應,還可能引發全球汽車產業生產格局重構,削弱日本本土制造業基礎。此外,全球汽車產業處于轉型關鍵期,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可能影響日本車企研發和投資。
不僅如此,在5月2日,日本財務相加藤勝信在東京電視臺的節目上談到美日談判時,還公開對美國發出威脅,他聲稱“日本持有美國國債是事實”,并表示“把可成為談判籌碼的事項全部擺上談判桌進行討論是理所當然的”。這也被解讀為,日本正在考慮以拋售美債為籌碼,逼迫美國在談判中讓步。作為美債的最大海外持有國,日本這番話絕非虛言,在特朗普剛剛宣布“對等關稅”后,美債就出現了收益率大幅下跌的情況。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日本是美國國債的最大外國持有者。截至2025年1月,日本持有美國國債價值約1.08萬億美元。日媒分析認為,加藤此番言論標志著美日貿易摩擦進入“金融博弈新階段”。日本此前一直否認將美債作為談判工具。2019年安倍政府曾明確排除該選項。有分析人士指出,這么做的實際操作性存疑。若日本拋售美債,將導致其自身持倉價值縮水,且可能引發全球債市動蕩。此外,日債市場深度不足,日元避險屬性依賴美元體系。
日本財務相加藤勝信(資料圖)
美國對進口關鍵汽車零部件加征的25%關稅已于5月3日正式生效,而嚴重受此影響的傳統汽車工業國日本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仍處于僵局之中。近來,有消息傳出稱,日本政府計劃將擴大美國大米進口作為談判的籌碼,以換取美方減免對汽車的關稅。但此想法遭到了日本農民和執政黨自民黨內部的強烈反對。《日經亞洲評論》6日報道稱,自民黨糧食安全委員會的一項決議稱,為降低汽車關稅而犧牲農業、林業和漁業產品的想法“完全不可接受”。
現在,很多有識之士分析“中美博弈”,認為美國會失敗,包括美國國內的一些專家們。對于日本來說,這就得擦亮眼睛。前段時間,日本有人帶著石破茂的親筆信訪問了中國,那意思不言而喻。據說,石破茂可能在六月訪華。看日本對美日關稅談判的態度,并不是一味拒絕,而是希望進行下一輪的談判,這就是給更多的緩沖空間,等待世界的變化。如果,美國能拿下一個個談判的國家,中國又競爭不過美國,日本可能愿意損失一些利益,偏向美國這邊。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的參議員小野田紀美在4月30日參加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主辦的一場政治活動時還聲稱:中國正抓住這個機會將美國描述成一個有風險的合作伙伴。這很可能是在暗示“如果美國不和日本達成協定,那包括日本在內的美國盟友就可能倒向中國”。所以啊,現在中日關系似乎已經成為了日美談判的一個關鍵因素。日本想借著和中國加強關系,來給自己在和美國的談判中增加籌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