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圍繞美國的關稅措施,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民營電視臺節目中表示,絕對不能接受對汽車等加征關稅,并反復強調要力爭以符合日美雙方國家利益的方式達成協議。石破茂參加了日本山陰中央電視臺的節目。在節目中,他就有關特朗普政府關稅措施的第二輪日美談判表示:“雖然雙方進行了深入磋商并取得相當進展,但對以汽車為代表的關稅,我們絕對不能接受。”他還表示:“為削減美國的貿易赤字,我們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但不能操之過急,做出損害國家利益的事情。”
石破茂(資料圖)
這兩天,日本政府派遣代表團抵達華盛頓,與美國方面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然而這個過程卻并沒有那么愉快。作為談判代表的日本經濟振興部長赤澤亮正,在得到特朗普也要參與談判時有些措手不及,但依舊遞上了石破茂親手給特朗普準備的禮物---一個中國制造的存錢罐。都說外交無小事,石破茂送的這份禮物肯定有他的深意,外界認為這是在告訴特朗普:日本需要和中國合作才能有源源不斷的收入,才能“存”到錢。但特朗普給日本準備的禮物,則是像詢問下屬工作一樣的“施壓會面”。
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 赤澤亮正:我向美方表達了對美國關稅措施的強烈遺憾,并說明了這些措施對我國產業,以及日美兩國的投資與就業擴大所帶來的影響,我方已強烈要求美國重新審視這一系列關稅措施。日方透露,談判中,日本對美方關稅措施表示極為遺憾,并表明日本的產業,日美兩國的投資、雇傭都將受到沖擊,強烈要求美方重新探討對汽車、鋼鐵、鋁制品加征關稅的政策。日美一致同意,未來將在閣僚及事務層面繼續談判,并盡快于本月內安排第二輪會談。
石破茂(資料圖)
日媒更進一步披露,特朗普在此次會談中給日本提出了三個難以接受的條件,一是承擔駐日美軍更多費用;二是讓美國汽車在日本銷售;三是平衡貿易逆差,并采取更多措施加強日元對美元的匯率。與此同時,日本未能立即獲得美國任何的關稅減免。日媒提到,雖然美方日前宣布暫緩對包括日本在內的數十個國家征收對等關稅,但日本依舊面臨著美國10%的基準關稅,以及25%的汽車關稅和鋼鋁關稅,這對一個經濟支柱產業為汽車出口的國家來說,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據財聯社報道,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稱,“日本持有美國國債是事實”,并指出“把可以成為談判籌碼的事項全部擺上談判桌進行討論是理所當然的”。圍繞日美關稅談判,日本首相石破茂當天也對媒體表示,目前雙方還沒有達成共識,“不能為了盡早達成協議而損害日本的國家利益”。
他隨后補充道,除了日本,東大是第二大美債持有方。
這話背后的信息量可太大了,以至于現場的美日媒體全都懵了。彭博社隨后發文稱,日方此舉無異于公開向東大喊話,將持有的美債變成與美方貿易談判中的“可用工具”。要知道這兩國分別是美債的第一、第二大持有方,合計持有價值近1.9萬億美元,其中日本持有1.1萬億美元。
更有意思的是,雖然日本官方一再否認沒有通過拋售美債來對抗美國的“對等關稅”,但現實卻是日本私人機構在4月初的兩周內集中減持約211億美元長期外債。美國財政部報告更證實,日本已連續兩月減持美債。從金融邏輯來看,日本投資者減持美債既可視為規避匯率波動的常規操作,也不失為應對潛在貿易沖突的預防性舉措。畢竟當關稅大棒落下時,持有過多美元資產可能放大匯率風險。但又不得不承認,日本投資者的大批量拋售行為是美債暴跌的“元兇”。
特朗普(資料圖)
這場美日貿易談判,表面上是經濟問題,背后卻是一場國家利益博弈。日本不再盲目順從美國,開始尋找新合作伙伴,這也給國際局勢帶來新變化。對于中國來說,日本主動示好,也是一個加強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機會。未來,中日之間如果能在貿易、投資等領域展開更多合作,不僅對兩國經濟有好處,也能為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而美國,估計得好好想想,自己這種到處揮舞“關稅大棒” 的做法,到底還能走多遠。畢竟,在如今的國際社會,合作共贏才是主流,靠霸權欺壓別人,早晚會失去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