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第一次車臣戰爭時期,受傷的車臣武裝分子在醫院里接受治療。
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后一次會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蘇聯正式解體,蘇聯解體分裂成15個國家,俄羅斯成為蘇聯的唯一繼承國 。此時的俄羅斯,陷入了動蕩之中。俄羅斯聯邦下屬的車臣共和國趁此機會,跳將出來,宣布獨立。
1995年,俄羅斯車臣共和國,車臣長老號召圣戰,以推翻俄羅斯的統治,迎來自己的獨立。
被俄軍殺死的車臣武裝分子。
對于車臣人民來說,車臣的歷史就是一段苦難的歷史。車臣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車臣位于高加索山脈北側,是進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車臣人自古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在16世紀中葉至17世紀,俄羅斯對車臣的殖民影響就開始了,但是那一時期主要是非軍事性的;到18世紀彼得一世和葉卡捷林娜時期,俄羅斯人代之以軍事遠征。隨之而來的,自然是車臣人民的反抗,不屈服的車臣人的反抗一直延續到了二戰時期。二戰時,德軍占領了高加索,車臣人便與德軍合作反抗蘇聯。1944年,蘇軍反攻高加索以后,斯大林直接下令將38.7萬多車臣人強制遷移到中亞哈薩克斯坦,罪名就是他們與德軍合作,車臣自治共和國便不復存在。
直到后來赫魯曉夫上臺,蘇聯最高蘇維埃才決定恢復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的建制,歸俄羅斯聯邦管轄,遠去哈薩克斯坦的車臣人這才回到了這片故土。
蘇聯解體以后,車臣人自認為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新仇舊恨一起算。1991年,以杜達耶夫為首的車臣激進民族獨立運動組織“車臣全民族代表大會”全面取得車臣政權,并隨后使得車臣獲得了事實上的獨立。
車臣一帶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戰略位置又極其重要,俄羅斯怎么可能讓它獨立呢?于是,一場大戰就此爆發。1994年12月,俄軍兵分三路開進車臣境內。
車臣戰爭剛開始的時候,俄羅斯根本就沒把車臣的那些叛亂分子放在眼里。在俄軍看來,俄軍可是世界第二軍事強國,那還不隨便剿滅車臣叛匪么?時任俄羅斯國防部長格拉喬夫曾發出這樣的豪言壯語:“只需一個空降營,幾天就可拿下格羅茲尼。“格羅茲尼,正是車臣的首都。
結果卻是,格羅茲尼久未攻下,俄軍卻是被殺了個丟盔卸甲。
被車臣軍人俘虜的俄羅斯士兵,一個個垂頭喪氣。
在格羅茲尼被俄軍打死的車臣武裝分子。
戰爭中受傷的車臣小孩。
車臣人在格羅茲尼炮擊期間準備祈禱。
參加激進分子葬禮的車臣老人。
排隊取水的格羅茲尼市民。
一列帶著平民逃離格羅茲尼的火車抵達納茲蘭。
參加車臣激進分子葬禮的婦女,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最終,在第一次車臣戰爭時期,就是這些身背AK47和火箭筒的車臣士兵,擊敗了大兵壓境的俄羅斯軍隊。最后俄羅斯不得不簽訂停火條約,并將部隊撤出車臣。所謂的世界第二軍事強國,其實也不過如此。現在爆發的烏克蘭戰爭,再次打破了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的神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