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年年戰骨埋荒外”寫的是戰爭的殘酷;“百戰沙場碎鐵衣”寫的是戰場廝殺的恐怖;“無貴無賤,同為枯骨”寫的則是戰爭之下人人平等。
按理說,能從戰爭中全身而退的人,更應該懂得團隊和謙虛,但今天要說這個人,是日本軍官岡本德三。
1939年的他,已官至師團參謀長,在日本和蘇聯有名的對戰——諾門坎戰役中,也有其姓名。
但此人十分自大自負,在東京第一陸軍醫院療養腿傷時,被老同學連捅十幾刀致死,日本軍方對其離譜的死亡原因一度三緘其口,直到后面才陸續漏出些消息,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人到中年初掌權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了中國東北,這是二戰在世界東方的第一個戰爭策源地。
但很多人不知道,除了將戰爭的爪牙伸向了我們國家,日本還與當時的蘇聯因為諾門罕以西,直至哈拉哈河這塊呈三角形地區的歸屬問題,掀起了有名的諾門坎戰役。
其實,日俄因為地緣政治沖突,明爭暗戰從來沒停過。
諾門坎戰役
糾紛最早能追溯到1904年,兩國在中國的東北爆發全面的日俄戰爭,結果日本戰勝,中國的東北落入日本的勢力范圍,俄國亦被迫把庫頁島南部割讓予日本。
1921中國的外蒙古宣布獨立,1932年日本在中國東北成立了偽滿洲國。
偽滿洲國與蒙古國為鄰,偽滿洲國有日本的駐軍,蒙古國則選擇和蘇聯聯手,所以,一邊是日本關東軍,一邊是蘇聯和蒙古軍隊。
雙方在不少的地段存在邊境糾紛,因此不斷試探交火,斗得更是不亦樂乎,而岡本德三,就是在這時候登上了歷史舞臺。
岡本德三,1883年出生在日本本州島滋賀縣,在他31歲,也就是1914年5月28日,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之后又進入日本陸軍大校學習,1923年畢業,也在這時他晉升為步兵大尉。
1935年起,日本關東軍以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邊界”問題為借口,不斷在中蒙邊界地帶進行挑釁,以試探蘇蒙軍隊的實力。
岡本德三是一個完全被侵略思想所侵染的人,響應日本帝國的號召,遠離家鄉來到偽滿洲國成為了一名士兵,盡管這時的他已經52歲,仍然滿腹熱情,立志要為帝國效力,為日本的壯大奉獻力量。
因為是士官學校出身,又有軍銜在身,加上年齡也大,比起新兵蛋子自然多了些社會經驗,他很快被領導層注意到。
1937年8月2日,他晉升至步兵大佐,1938年4月23日,任關東軍第二十三師團步兵第七十一聯隊聯隊長。
連升三級不免讓已過中年的岡本德三興奮過頭,他夢寐以求的事業在異國戰場上得到了發展,權力在手讓他天天飄飄欲仙。
日本是一個等級比較嚴明的國家,在講究絕對服從的軍隊里,尤為明顯,既然手底下管著這么多人,不利用一下這些權力,可不是他的作風。
一言不合就大發雷霆在步兵第七十一聯隊里可太常見了,岡本德三要求手下士兵對自己的話言聽計從,稍有反抗便是言語侮辱,拳打腳踢。
明明同樣都是為國家戰斗,他硬是覺得自己要高人一等,總是吹噓像他一樣的領導層軍官才是日本帝國的希望,手下這些小兵都只是自己墊腳的石頭。
侵略戰爭不過是帝國主義的野心,很多士兵都是被迫遠離家鄉來到戰場,一不小心就會和家人生離死別。
她們對這場戰爭可是恨之入骨,但沒有人在意他們的生死,只想著指揮他們上陣廝殺,用他們的生命來實現自己的野心。
每天聽著岡本德三的話,大家都憤憤不平,聯隊里總是彌漫著一股窒息的低壓,但岡本德三卻認為這是自己管理有方的結果,因此肆無忌憚。
領導犧牲他上任
1939年7月1日,岡本德三及其他聯隊,在小林少將的指揮下,集結了一萬余人向哈拉哈河西岸發起攻擊,在快抵達謝爾陶拉蓋高地時,遇上了蘇軍的一支坦克偵察分隊。
步兵遇上坦克兵,盡管蘇軍分隊人數不多,但戰況依然十分嚴峻。
蘇軍躲在坦克中,長長的槍炮掃過去,一排排的日軍便負傷倒下,即使日軍人數是蘇軍的十幾倍,密集的子彈朝對方射過去,依然只能打在坦克堅硬的鐵板上,蘇軍幾乎毫發無傷。
一直關注著戰況的岡本德三,眼瞅著日頭漸高,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次行動,他絕對不能失敗,在后方走來走去,他終于思索出一個辦法。
手一招,一直小心翼翼觀察著他臉色的下屬趕緊上前,聽完岡本德三的話,原本就不安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岡本德三要求聯隊士兵強攻,占領不遠處的謝爾陶拉蓋高地,誰要敢后退,就直接原地處決。
岡本德三野心勃勃,眼里臉上都是不容拒絕,這下屬不敢多言,連忙傳達下去。
軍令如山,一時日軍吶喊著,盡數往高地廝殺而去,盡管蘇軍坦克威力巨大,但架不住日軍人數實在太多,黑壓壓的人往前沖著。
很快,謝爾陶拉蓋高地被日本攻占下來,而岡本德三在大部隊的掩護下,也順利登上高地。
站在高處,蘇軍的坦克分隊便一覽無余,但強攻的代價便是,高地下方,哀嚎遍野,慘不忍睹,但岡本德三根本沒時間管這些人的生死,蘇軍調轉炮槍,殺傷力巨大的火力朝高地上射來。
來不及喘氣的日軍,又被岡本德三新的命令壓下頭來:立即構筑一道簡易的防御工事,此時正值盛夏,日頭明晃晃地照在所有人身上,所有人都又驚又熱又累,但岡本德三虎視眈眈地盯著人,士兵依然只能頂著蘇軍的槍林彈雨,開始挖戰壕。
高地下是虎視眈眈的敵人蘇軍,高地上是不把人當人的上級,即使是負了傷還能動的日軍也被要求立即投身工事構筑中,頂著烈日,大家怨聲載道,但一想到岡本的雷霆手段,便只能在心里咒罵了他千回百回。
高地下的蘇軍并未停止過攻擊,眼看著防御工事漸漸有了雛形,立即向上空進行炮擊,日軍頓時傳來一片哀嚎,連岡本都被不遠處炸起的石塊濺了一身。
他下令讓手下繼續堅守,更多的人被炸傷倒下,但防御工事還真構筑起來。下方的蘇軍也不在戀戰,選擇了撤退。
這場對戰以日軍勝利結尾,盡管損傷不少,岡本德三依然得意吹噓起自己來:都是我的果斷才能獲得這場勝利,你們小小的犧牲都算不得什么。
經過短暫的休整,岡本和其他聯隊繼續前行,但日軍不知道的是,火力更猛,裝備更完善的一支蘇軍隊伍正在他們的前路上等著。
7月2日凌晨,岡本和聯隊渡過哈拉哈河,當行至巴音查岡高地時,與蒙軍騎兵第六師第十五團來了個不期而遇。
蒙古人民自古都被說是馬背上長大的國家,其騎兵的威力可想而知,岡本組織聯隊向巴音查岡高地強攻,激戰一個多小時后,才終于勉強擊退了第十五團。
但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呼嘯的飛機就從他們腦袋上飛過,一支裝備精良的隊伍早已將日軍包圍起來,來者正是朱可夫率領的蘇軍救援隊。
朱可夫,蘇聯著名軍事家、戰略家,蘇聯元帥,朱可夫的一生,是充滿戰斗色彩的一生,他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被俄羅斯人民尊稱為“蘇沃洛夫式”的民族英雄。
朱可夫
在諾門坎戰役中,朱可夫提出大量使用裝甲兵,進行閃電戰似的立體機動作戰,而這一戰略,直接帶領蘇聯取得最終勝利。
這一只蘇軍援隊中,坦克、裝甲車、飛機、大炮等裝備齊全,而且巴音查崗高地周圍全是開闊地,非常有利于飛機和戰車作戰,日軍這下直接全部裸露在外。
猛烈的火力直接將日軍打懵了,更加不利的消息是,不久后蘇蒙軍隊的大炮也抵達了戰場,一時之間,在巴音查崗高地周圍聚集起兩股火力。
慘遭圍困的日軍再也無法行進半分,在長槍短炮之下,反擊也是微乎其微,不少士兵慌了神,完全放棄抵抗,只顧匆忙地在沙地上挖掘個人掩體。
但蘇軍怎會放棄這大好的時機,150輛坦克向龜縮在沙丘掩體的日軍開火,這下才真像是打地鼠游戲了,日軍如同甕中之鱉,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7月4日,關東軍第二十三師團參謀長大內孜少將被蘇軍擊斃,岡本德三率領殘部,勉力逃走。
這場對戰,以日軍的慘敗為結果,首領死了,岡本德三卻迎來新的任職,他在兩日后便臨危受命,頂替上司成了第二十三團新的參謀長。
新星退場太潦草
1939年8月20日,蘇蒙軍轉入全面的大規模反攻,以3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5個裝甲旅,1個機槍旅,1個空降旅以及大量的飛機、大炮投入了戰場,而此時的日軍,連一輛坦克也沒有。
這其實跟日本帝國主義的狼子野心有關,諾門坎戰役在整個二戰中的著墨占比是極少的,彼時的日本,將爪牙伸向各個戰場,將戰線拉得很長,而這也導致了它在諾門坎戰役中注定失敗的結局。
短短幾天時間,關東軍幾乎所有參戰聯隊的損失都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在絕對的優勢面前,日軍除了負隅抵抗,任何的戰略都已經起不到什么重要作用了。
而老來升任的岡本德三,自認為可以在諾門坎的戰場上實現自己的野心,面臨現實中節節敗退的戰局,心里越發的焦急。
8月30日夜晚,日軍又是被圍堵,眼瞅著隊伍被按壓在戰壕下,即將失敗,岡本德三著急地從戰壕中站起來,跳了出去。
他聲嘶力竭地指揮著隊伍發起進攻,殊不知,他的戰斗生涯因為自己的這次魯莽,畫上句號。
一顆飛來的手榴彈落在了岡本德三身上,瞬時間電光火石,岡本倒在了血泊之中,膝蓋被炸爛,流血不止,他被立即送下了戰場,次日凌晨,被轉入海拉爾野戰第一醫院。
此時的諾門坎戰役已近尾聲,日軍損失慘重,已逐漸失去反抗能力,岡本躺在后方治療,但戰地醫院救治條件有限。
要知道這時的岡本德三已經56歲,年輕的士兵都無法忍受膝蓋碎裂的痛苦,何況是這個年齡的岡本德三,一貫自大愛吹噓的他,現在只能每天躺在病床上哀嚎。
1939年9月15日,日本駐蘇大使東鄉與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簽訂停戰協定,雙方于9月16日凌晨2時停止一切實際軍事行動。
這之后,岡本德三被送往齊齊哈爾日本陸軍醫院,之后轉入東京第一陸軍醫院。
醫療條件好起來后,岡本德三的傷得以妥善治療,很快,他就可以推著輪椅在醫院里走動。
得知岡本官至參謀長,最開始,醫院的病友主動與他溝通,這極大地滿足了其虛榮心,他又拿出自己在戰場上的那一套,對人說話頤指氣使,同時不停吹噓自己多厲害。
在關東軍中他或許權力大,但在東京,尤其是這陸軍醫院,與他有一樣背景的絕不在少數,漸漸地,大家也不太愛跟他來往,但岡本對此并不在意,因為在醫院里,他發現了新的吹噓目標。
一日閑逛時,岡本居然在院子里看到了自己在陸軍士官學校學習時的同期生米岡米吉大佐,同學見面分外熱情,米岡米吉與岡本德三熱情的攀談起來。
因為米岡米吉在醫院的時間長,而且從外表看起來,他并無受傷,這讓岡本德三一下就默認對方是為了逃避上戰場,又想起自己為了國家,可能再也站不起來,頓時,一股莫名的自信涌上了心頭。
他對米岡米吉說教起來:
“為了帝國的榮耀,所有人都應該像我一樣,不懼生死,而你我的老同學,你是一個膽小鬼,如果國家都是你這樣的人,那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強大?!?br/>
岡本德三
他喋喋不休地諷刺起來,說完就得意地回到病床,絲毫沒注意這位老同學難看的臉色,岡本不知道的是,米岡米吉是因為精神病而進入醫院治療的,岡本德三自以為是的一番話,將米岡米吉脆弱的精神繃緊了。
等到岡本德三怡然地在病床躺下那刻,追著他背影而來的男人拿著一把刀,直接捅在他身上,岡本德三震驚地看著老同學,還沒來得及呼救,就又被連捅了十幾刀。
病房外圍滿了人,但大家都被癲狂的米岡米吉嚇到了,一時之間沒人敢上去幫忙,直到警衛趕來,岡本德三已經在不甘中咽了氣。
1953年5月31日,岡本德三在醫院被精神病同學刺殺身亡,消息傳到日本軍方上層時,所有人都只覺得離譜,官方先是封鎖了岡本德三真正的死因,后來才有一些消息透露了出來,后來還追封了岡本德三少將軍銜。
結語:
一代少將竟如此潦草收場,這在世界歷史上也算是少有。
提起戰爭,大部分人第一反應肯定都是太殘酷了、千萬不要出現戰爭,然而對于那些想利用戰爭獲利的人,提起戰爭卻是興奮和侵略,完全不在意這背后會使多少人失去性命,多少家庭支離破碎。
像岡本德三這種人,就是典型的希望通過戰爭來獲取利益,獲得名聲,然而多行不義必自斃,戰爭膨脹了他的野心,讓原本就自大的他變得更加目中無人,以至于因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實在是令人唏噓。
參考資料:
1.360百科 岡本德三
https://baike.so.com/doc/6822712-7039813.html
2.360百科 諾門坎事件
https://baike.so.com/doc/5943082-6156015.html
3. 名人簡史 朱可夫
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0m4t9s3tpan10a9.html
4.咸寧網:香城都市報《亡命中國的侵華日軍將領》
http://szb.xnnews.com.cn/newb/html/2013-02/02/content_4331.htm
今日頭條:陳冠任《日軍少將在晉升之日,被手下一發瘋士兵處死!》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603933205420573197/?channel=&source=search_tab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