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區域一體化水平再進階,解鎖新高度!
5月7日,南京南部三區共同舉行區域聯動合作簽約活動。在“推動區域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努力為南京高質量發展和提升省會城市首位度作出更大貢獻”的路上,江寧區、溧水區、高淳區選擇攜手前行!
合作背景分析
首先,這是南京向南的延續。從核心區域向南到河西,到主城向南到雨花,再到現在的聯動發展向南到高淳,南京的城市空間不斷擴大。
其次,向南有著更廣闊的腹地空間。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結合長江、山脈和“踢腳線”等多重因素,向南是南京無奈且現實的選擇。
最后,三區在南京地位很重要。從數據看,三區面積上占全市超一半,人口和GDP占比繼續遞減,說明上升空間大。
從此前獲批的最新版國土空間規劃看,三區在定位上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互補性。
合作內容豐富
活動現場簽訂了三區區域聯動合作協議,并簽署了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空天經濟產業鏈協同發展合作協議。
江寧區與溧水區:堅持以產業互補、資源共享、創新協同、合作共贏為合作導向,在產業發展、招商引資、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園區共建等領域加強區域一體化合作,推進內部產業梯次轉移,高水平打造高端產業集群,提升區域產業協同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增強南京南部對長三角、主城區和皖南的吸納和輻射能力。
江寧區與高淳區:堅持以產業共育、要素共引、強優補短、互利共贏為合作導向,在產業發展、科技創新、人才交流、基金管理等領域加強合作,深化“研發+制造”“總部+基地”“頭部+配套”新型協作關系,通過整合資源、優化產業布局,提高區域內產業總體規模,增加產業附加值,實現產業經濟效益的顯著增長。
江寧區、溧水區、高淳區:圍繞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建設,深化跨區域產業協作,推動創新要素集聚、產業鏈條整合、企業協同發展,共同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構建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協同發展的空天經濟產業合作格局,共同推動產業規模顯著增長,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產業生態更加完善,助力南京在全國空天經濟領域占據領先地位。
三區聯動不是巧合
大家還記得這個冷知識吧?寧高城際共6座車站,江寧、溧水和高淳每個區2座,該線也是目前三區之間最強紐帶。
所以,利用寧高城際加強三區之間的產業合作,依托交通優勢共建產業園區,推動人才、技術等要素流動很重要。
同時還可以聯合開發文旅資源(比如石臼湖等),打造跨區域旅游線路;完善內部的交通銜接(比如優化公交、地鐵之間的換乘等),也是促進三區在經濟、文化等方面協同發展,實現聯動共贏的重要途經。
與寧高城際類似,寧宣高鐵也是三區聯動的重要法寶。這條線路不僅能夠提升南京祿口機場的樞紐地位,還能促進南京都市圈同城化發展。這里的同城化,當然包含了江寧、溧水和高淳。
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三環南線應該加快落地
這其實也算是一個冷知識,南京三環包含南北環。其中南環線可以促進江寧、溧水和高淳之間的聯動,未來有沒有可能落地?
2,分清主次很關鍵
分不清主次會埋下“散裝”的隱患,本次簽署的協議里有江寧和溧水、江寧和高淳、三區之間,并沒有為了所謂“平等”再簽一個溧水和高淳。這是一個好的開頭,以江寧為主心骨未來工作更好開展。
三區協同意義重大
第一,增強南京南部區域的整體競爭力和影響力,抬高“木桶上的短板”。從守好南大門到做強南大門,也是南京向上突破的一環。
第二,提升南京產業厚度。江寧區有強大的科創能力,溧水有很大的制造業空間,高淳有較大產業承接潛力。為南京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中搶占先機提供堅實支撐,助力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向新臺階。
第三,更好輻射都市圈、融入長三角。溧水、高淳將從南京的“地理末梢” 變身都市圈的“發展節點”,還能夠促進與杭州都市圈的融合。
溧水、高淳將從南京的“地理末梢” 變身都市圈的“發展節點”,還能夠促進與杭州都市圈的融合。
江寧、溧水和高淳南部三區聯動之后,南京區域一體化水平能夠實現再進階、解鎖新高度!南京南部,大有可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