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印巴空戰,讓中國兵器一戰成名。
這場戰斗由印軍首先挑起,他們借以反恐為名,向巴基斯坦的三處控制區發射多枚導彈并造成人員傷亡。而在此之前,印度已經率先截斷河水,控制其上游水流并聲稱不讓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
面對印度的挑釁,準備已久的巴軍方立刻發動反擊,在雙方邊境線附近,一舉擊落印度6架不同型號的戰機,并俘獲了至少一名印軍。
眾所周知,印巴之間一直以來就是矛盾重重,雙方多次發生不同規模的戰斗,從總體情況來看,印軍實力遠在巴軍之上。也正因如此,印軍總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心態面對巴軍。直至2019年雙方發生空戰,印軍吃了大虧,不但兩架飛機被擊落,一名飛行員還被生擒。
時隔6年,雙方再次發生戰斗,而印軍依然還是那種傲慢無比的心態,他們出動了法國的陣風戰斗機,甚至都不屑于低空飛行以躲避對方雷達探測,大搖大擺在中高空飛向巴基斯坦。而嚴陣以待的巴軍,在中國紅旗9防空系統以及預警機的監測下,立刻鎖定了來襲陣風戰機,隨后升空作戰的殲10CE戰機根據雷達鎖定的目標,迅速發射霹靂15空空導彈并準確擊中印機。與此同時,巴軍地面的紅旗9防空導彈也擊中了印軍的戰機。
這場空戰,以0:6的結果,震驚了全世界。都知道中國制造的質量無與倫比,但誰也沒想到戰斗力居然如此驚人。
要知道,法國對陣風的宣傳中,將其定位于四代半,而印度更是語出驚人:1架陣風能打6架殲20。
面對這么慘重的損失,印度方面一開始嘴還很硬,稱己方未有任何損失,甚至還有印媒報道稱已擊落巴方戰機。然而,隨著被擊落飛機的殘骸不斷被發布上網,人們從殘骸的掛載點、發動機、受油口、機身上的法文等細節發現,被擊落的正是法國的陣風戰斗機。最后印度干脆既不承認也不不認,而是三緘其口,不發一言。
事實上,經濟基礎遠不如印度的巴基斯坦把有限的資金都花在了刀刃上,這刀刃就是中國制造的殲10戰機、紅旗防空導彈和霹靂空空導彈。雙方在建立作戰體系過程中,理念完全不一樣。印方本著買買買的原則,萬國造各類武器、電子戰系統根本就無法形成合力。而巴方則迅速融入了中國的作戰體系,從雷達探測、電子干擾到遠程鎖定、打擊等,都已經相當成熟穩定。這才是出現這種懸殊的戰果。
巴基斯坦從中國購買的殲10CE每架7000萬美元,而印度從法國購買的陣風戰機則是2.4億美元,結果卻是0:6,無疑,這不但抽了法國人的臉,也替中國制造做了一場世界級的廣告。而且還有一個不得不承認的現實是,殲10型戰機在中國的空軍家族里,已經瀕臨淘汰的邊緣了。
印度首戰大敗,莫大仙也是氣急敗壞,撤銷了印空軍司令之職,然而這也無法改變殘酷的現實。早在上月底,雙方就曾有過一次對峙,那次是兩架殲10面對4架陣風,那次印空軍還算識時務,當殲10戰斗機電子干擾讓他們屏幕一片雪花時,他們選擇了立即撤離,這才避免了機毀人亡的結局。只不過,這次他們又犯了同樣的錯誤。
面對這樣的戰局,估計法國人、俄羅斯人都已經恨透了印度了,畢竟他們海外數百億美元的軍火市場,就這樣被中國制造給攪黃了。有消息稱,法國政府要求印度立即停飛其“陣風”戰斗機。此前,巴基斯坦空軍昨晚擊落了三架“陣風”戰斗機,促使法國敦促印度停止在針對巴基斯坦的行動中使用“陣風”戰斗機。不過此消息尚未得到權威媒體的證實。
至于這場戰爭爆發的原因,其實并不復雜,兩國本身就是世仇,隨時都有開打的可能。那個成天描眉畫眼的鄉下人上月去了一回梵蒂岡,結果人家教皇第二天就掛了,后來又去了一回印度,結果第二天也就是4月22日,在印度北部查謨-克什米爾邦的“帕哈爾加姆”景區發生恐襲案造成至少26人死亡。當時那個鄉巴佬也在印度,他對莫迪老仙表示了美國的支持,于是,印巴沖突隨后急劇升級。看來他去印度并不是找爹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