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在國際事務的舞臺上,主權與領土完整是每一個國家必須捍衛的核心利益,不容置疑也絕不容侵犯。南海這片廣袤而美麗的海域,一直以來都是國際關注的焦點,其主權的歸屬有著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然而,菲律賓卻妄圖挑戰這一事實,企圖在南海興風作浪,瓜分中國的海洋權益,一場正義與挑釁的較量就此展開。
在中國的外交戰略中,南海問題始終占據著重要位置。外交發言人曾明確表示,長期以來,南海一直是國際社會公認的通用地名,為世界各國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廣泛接受。這不僅是歷史沉淀的客觀事實,更是不容置疑的法理依據。中國在南海的主權權益,有著詳實的歷史資料和堅實的法理基礎作為支撐,是合法且合理的。
鐵線礁(資料圖)
今年4月中旬,一組引發廣泛關注的事件發生了。據《環球時報》記者獲取的獨家照片顯示,中國海警在南海鐵線礁實施海上管控,履行著在管轄海域開展巡航、警戒,值守重點島礁,預防、制止、排除危害國家主權、安全和海洋權益行為的神圣職責。當時,中國海警執法員登上鐵線礁開展島礁檢查,對菲方非法活動進行取證。期間,執法員還展示五星紅旗宣示主權,并清理鐵線礁上殘留的塑料瓶、木棍和其他碎片垃圾。《環球時報》記者從南海研究院世界海軍研究中心主任陳相秒4月24日接受采訪時了解到,這一系列行動表明中國海警對固有領土實現了有效管控和定期巡邏,展示了中國依法依規對海洋環境進行保護的負責態度。
菲律賓方面,自2024年以來,多次試圖派遣船只前往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島礁附近海域,對所謂的“人工填島活動進行監測”。特別是在1月24日,菲律賓3003號和3004號船未經中國政府允許,侵闖中國南沙群島鐵線礁附近海域,企圖非法登礁并進行砂樣采集。中國海警船依法對其進行攔阻管制、警告驅離。《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的這兩次事件,充分暴露了菲律賓企圖侵犯南海權益的野心。
南海(資料圖)
美媒也一直在這場南海風波中扮演著不安分的角色,一直對中國在綠色能源領域的主導地位感到惴惴不安。在注意到中企接連中標菲律賓風力發電場項目后,美媒更加焦慮。5月5日,美媒《華盛頓郵報》刊文將菲律賓描述為“與中國關系最為緊張的東南亞國家”,報道稱,即便存在所謂的“緊張局勢”和“國家安全”問題,也沒能阻擋菲律賓向中國尋求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
因為中國制造的清潔技術遠比美歐產品更具競爭力。據中國風電新聞網消息,去年2月,一家中企與總部位于馬尼拉的可再生能源公司Alternergy簽署兩個風電項目風電機組采購協議書,規模共計162MW,采購協議涵蓋風電機組的設計、工程、制造和交付,還包括機型額定容量為6.5MW和8MW的組合,以及一份為期10年的服務和維護協議。Alternergy可再生能源公司總裁格里·P·馬格巴努阿坦言,中國的報價比歐洲同行低得多。
從法律層面來講,菲律賓想用國內法對中國“指手畫腳”根本行不通。就如去年,菲律賓曾試圖通過國內立法把南海的部分主權據為己有,結果碰得頭破血流。主權歸屬需有經得起推敲的歷史依據和法理支撐,菲律賓在這方面毫無站得住腳的證據,卻依舊在南海搞所謂的“主權聲索”。
南海(資料圖)
美國和菲律賓清楚正常講道理占不到便宜,便玩起“不講理”的把戲,打算借助西方勢力,打著國際機構的幌子,強行插手南海事務。他們可能會效仿當年備受矚目的“南海仲裁案”,讓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效仿阿基諾三世,搞“二次仲裁”鬧劇。但回顧過去幾年,菲律賓在南海向中國發起的挑釁,每次都被中國海警和解放軍南部戰區嚴密的防御體系擋了回去。2016年那場所謂的“南海仲裁案”,其結果完全是一場鬧劇,改變不了南海諸多島嶼屬于中國的事實,也改變不了中方捍衛主權領土完整的決心與意志。
面對美菲的挑釁,中國早已有了應對之策。中國堅定不移地貫徹既定戰略,在南海主權問題上絕不退讓,時刻保持警惕。同時,中國海警在距離菲律賓覬覦已久的中業島不遠處的鐵線礁插上鮮艷的五星紅旗,這不僅是主權宣示,更加強了在中業島周邊的影響力。中國學界也積極行動,相關智庫研究“群島整體論”等理論,對可能發生的“二次仲裁”進行預判和分析,夯實國際法理基礎。
在南海主權問題上,中國態度堅決、行動果敢。美菲妄圖瓜分南海的圖謀不過是白日夢,中國既有捍衛主權的強大實力,又有充足的法理依據,必能讓五星紅旗永遠飄揚在南海島礁之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