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春梅狐貍
新書《圖解傳統服飾搭配》已上線,請多支持
趕巧了不是,我昨天剛在小紅書說了“寧波旅游”logo設計參考這事兒,今天居然就是“世界微笑日”,那就強行來一波節日特輯。
估計是五一假期剛過去,知乎上《寧波為什么沒有成為熱門旅游地?》的帖子又給頂起來了,就有朋友給我發了這樣一張回答截圖(我現在去看這個問答原帖,點贊數已經有三千多了):
好像每一次關于“寧波旅游”的話題,這個logo都會被拿出來叨叨一次。之前也有人盤點浙江各個城市logo,拼在一起后寧波這個也顯得很另類(應該是寧波沒有發布城市logo,所以用“寧波旅游”代替了)。
但是這個logo是有文物出處的,出自于2015年發掘的寧波鎮海烏龜山遺址,初期被命名為人面紋陶器耳,推測為陶器的捏耳,也就是把手這個部分(更詳細的介紹可以看《寧波文化符號》這本書)
烏龜山遺址緊挨著魚山遺址,推測時代約為河姆渡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時期(距今約4300至6000年),特點是距離海洋更近了,從發現的動植物可以看出先民們利用野生資源與少量飼養家畜的痕跡。
(圖/《發現·寧波地域重要考古成果圖集2001-2015》)
其實大多數這個時期的遺址發掘對于普通人來說都稍顯無趣,所以有類似人面的勾勒就特別吸引,因為相似的面孔與手工的創作仿佛穿越時空將我們與先祖連接。
比如現象級電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就是用來自西安半坡博物館的國寶“紅陶人頭壺”來開篇的,那一集被命名為《最初的凝望》。
相比之下,來自烏龜山遺址的“陶耳”有更為顯著的笑臉,更為童趣的勾畫,近似很多emoji里的笑臉。所以在烏龜山遺址發掘后的成果展,也因這件文物而被命名為“遠古的微笑”。
既有天真的童趣,又有遠古的歷史,還有親和的表現力。所以當2019年寧波打造旅游創意概念的時候,“陶耳”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創意靈感的來源。從取材文物的角度上來說,也的確是非常適合的對象。
但目前對于寧波旅游的討論里,這個logo總是被拿出來調侃也是不爭的現實,所以問題出在哪里了呢?
讓我事后馬后炮一番,也算是許多取材文物的設計里很容易面對的現實(疊甲聲明:評論制冷,自己不是電冰箱)——
① 文物對象不夠有知名度
別說寧以外的人了,就連寧波人自己應該也不認識這個什么“陶耳”,更不會聯想到“寧波旅游”logo竟然還有個文物參考。我們總說文創設計總是來來去去那幾個文物,又或者什么文物火了做什么,問題就在于“二創”太容易被“一創”連累了,“衍生”要想賣得好至少“原生”得要有知名度吧。
而且除了一開始這個logo剛推出的時候,“寧波旅游”也沒有持續推進和深化“陶耳”形象,仿佛就在設計logo的時候短暫“寵幸”了它們,缺乏持續的發力。如果說,要將“陶耳”當IP來打造,這個IP的立體度和產品線都是很匱乏的。
② logo設計的獨特性不足
大家看到logo的第一感覺是像小丑,而不是思考它可能有另外的靈感參考,恐怕還是因為設計不夠有獨特性。這里的獨特性不是指抄襲這種,而是識別聯想上讓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而人們從自己的腦海里翻出來的最接近答案就是“小丑”。這個可能跟?的用色有關系,可能與NB的變形也有關系。此外,“陶耳”作為器物是有形的,但這個logo設計缺少視覺邊界(并不單指輪廓線),加上筆觸多了一種隨手涂鴉的感覺。
③ 寧波旅游本身也有很多不足
這就不是logo的問題了,甚至可以說,大多數設計都不是設計本身的問題,而是另一些問題的反饋出口被集中到設計上了(這點在古裝劇的服化道上也適用)。
比如那個知乎問題下另一個提了“寧波旅游”logo的高贊回答說的是審美很土。但如果考慮到需要參考“陶耳”又要加入寧波縮寫“NB”,這個設計已經是很努力了,所以回答者想要真正指摘的對象是logo嗎?只不過終究是設計師們承擔了所有。
但很多事情都有多面性,因為作為寧波本地人我也不是很想讓寧波成為“熱門旅游地”,朋友來的時候我又覺得好像真沒什么可推薦游玩的地方。這個心態還有點像小區設置垃圾站點位,人人都想離得近,人人又都想離得遠。有時候,現狀可能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最后,強行扣題一番~~“世界微笑日”,來自遠古的微笑送給大家~~
感謝閱讀,喜歡請記得分享哦^_^
※ 如無另外標注,文章為 春梅狐貍 原創,如有疏漏歡煩請指正,文章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須經授權并支付稿費;
※ 所使用的圖片、視頻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以協商相關事宜。
* 最近的文章 *
春梅狐貍 傳統服飾
臉著地的藏狐,故紙堆里的服飾愛好者
筆者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圖解傳統服飾搭配》,請多支持
如果喜歡 ? 記得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