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十幾年前,不管你在任何一個城市的街頭閑逛,都會發現幾個路邊的理發攤。
那些從國營理發店退下來的師傅,在路邊支起一把椅子,搭上一塊白布,拿上一個手工推子,以極低的價格,給有需求的人剃頭刮臉。
但是如今,這種景象在大城市里,已經不多見了。
原因是這樣的攤位,已經在很多人的呼吁下被“整頓”了。
那么,低價的理發攤為何會被喊停?他們撤出市場,是因為動了一些人的蛋糕嗎?
這些,就要從如今城市里的美發行業劃分說起了。
現代都市中,高端發廊比比皆是。
它們往往裝修考究,設備齊全而先進,就連里面的服務人員,都是衣著筆挺的俊男靚女。
至于服務,高端發廊也能做到事無巨細。
美發師會非常耐心地與顧客討論發型、妝容問題,在給出自己建議的同時,也會聽取客戶的意見來進行修改。
美發師往往不會將眼睛只盯在頭發上,而是會著眼于客戶的氣質、臉型等條件,給出一個整體的形象。
一切的一切,只為讓客人達到最大的滿意度。客人一旦滿意了,往往就會頻繁光顧。
當然,高端發廊的收費,也著實是不便宜。
一個普通的洗剪吹,沒有50元是拿不下來的。
如果想剪一個叫得出名字的發型,沒有三位數是不可能的。
如果要求再復雜一些,想要做一些發質養護、焗油、染發、燙發之類的項目、用到了一些特殊的耗材及設備的話,那動輒都是三五百起步。
一個在高端發廊工作的美發師,往往一年可以賺到幾十萬元。
這個收入即使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也算是不菲的了。
高端發廊確實貴,但是貴也有貴的道理。
發廊的經營場地需要租金,人員的統一服飾和發廊的裝修、設施,都需要花錢。
這類的硬開銷,每年沒有二三十萬元是拿不下來的。
因此,高端發廊為了生存,只能是將品質做上去,不能搞薄利多銷的那一套。
也正因此,高端發廊的客源很少。
尤其是現在,在經濟大環境比較飄忽的時候,很少有人會為自己的頭發花大錢。
就連原先的客戶,都未必會繼續這樣的高消費。
所以,高端發廊的客流不大,絕大部分的時候,美發師和其他服務人員,都無事可做。
長此以往,一部分高端發廊陷入了惡性循環,最終不得不關門了事。
很多人說,街頭的那些理發攤,憑著低廉的收費搶了高端發廊的生意。
所以排斥理發攤的人背后,可能站著美發產業鏈中的資本力量。
但實際上,這么說有失偏頗。因為能影響高端發廊生意的,是總體的經濟環境,而非便宜的理發攤。
去高端發廊的人,與去理發攤的人完全不是一類人。收入少的人,即使沒有理發攤,他們也沒錢去高端發廊消費。
除了高端發廊之外,城市中還有不少中低端的理發館,他們會不會是排擠路邊理發攤的主力呢?
中低端的理發館,同樣走的是性價比路線。一個普通的洗剪吹,往往20元就夠了。
其他的美發項目,收費也是高端發廊的一半左右。如果辦卡的話,價錢還會更加便宜。
當然,這樣的理發館,整體服務上必然比不上高端發廊。
由于客人較多,他們的美發師不會專門關注某一個客人,而是要先后招呼好幾個人。
雖然客人得到的體驗比不了高端發廊,但是考慮到費用的問題,他們一般也不會有什么意見。
相比起高端發廊,中低端理發館的客戶人群,與路邊理發攤就有些交集了。
但是,他們也不會是排擠街頭理發攤的背后推手。
即使不說經濟體量造成的話語權,就說客流量,也能找出端倪。
因為,與其說街頭理發攤會搶了中低端理發館的生意,倒不如說中低端理發館往往門庭若市,比街頭攤位要熱鬧得多。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相比起中低端的理發館來說,街頭理發攤確實有著難以彌補的劣勢。
首先,就是環境問題。街頭理發攤沒有固定的場所,所有的裝備只有一張椅子、一塊白布和一把推子。
一旦刮風下雨,不要說顧客無法享受服務,就連理發師自己都無法出攤,不確定性太大。
相比起來,中低端的理發館有個遮風擋雨的屋頂,理發師可以全天候操作,客人也隨時都能去理發,非常方便。
在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很少人會去尋找一個街頭的攤位來給自己服務。
另外,正式的理發館,都會有完善的垃圾收集方式。
客人剪下來的碎發都會被妥善處理,不會污染環境。
而街頭的理發師傅,很少會去打掃客人的碎發。而這些碎發一多,就會隨風飄散,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困擾。
接著,就是衛生問題。街頭的理發攤,通常都是一套裝備打天下。
但有些東西,比如那種圍在脖子上、擋住頭發茬的綁帶,由于是直接貼到皮膚上的,如果重復使用就不妥了。
在理發館里,這類的東西通常都是一次性的,用一次就扔。
但是街頭的理發攤,要么是不用這種東西,要么就是重復使用。
直接貼身的東西,重復使用很不衛生。所以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也很少有人會不計較這些,非要去路邊攤理發。
再有,就是技術的問題。曾經的街頭理發師傅,確實很有些手藝。
他們大部分是從國營理發館出來的,平日里經常操作,技術很嫻熟。
不管你想理一個什么頭型,他幾乎都可以滿足。
但是如今,這批街頭理發師傅早已經是年華老去。
即使他們的技術還在,但是身體情況也早已大不如前。
有些人,甚至還出現雙手顫抖的情況。讓這些人來照顧自己的頭發,確實讓人不放心。
那么,街頭理發師沒有新鮮血液嗎?未必沒有,但卻不很多。
如今的美發美容學校,早已不像二十年前那樣吃香,學技術的人數量銳減。
而且,現在的學校,教得更多的是“美發”,而不是理發。
從這里出來的人,除了一部分進入發廊、理發館之外,剩下的大多改行去送外賣。
單純給人理發這種事,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干不來。
最后,就是街頭攤位的管理問題。
街頭攤位流動性大,幾乎無法管理。嚴格算起來,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非法經營。
雖然如今是市場經濟,但并不代表一切可以沒有規矩。
而非法經營,也就意味著消費者的權益無法保障。
出現問題,糾紛在所難免。與其這樣,不如在規矩的地方理發,圖個安心。
如今,其實老百姓想要理發,完全可以找到又舒服、又安全而又便宜的地方。
在很多大的商場里,都會有一些駐場的理發師來服務客人。
他們每剪一次頭,收費只要10到20元。如此低廉的價格,自然會吸引人們自發前往。
這樣的理發店門口,經常能看到排起的長隊。由此可見,大部分人還是認可這種方式的。
至于街頭的理發攤,如今正和高端發廊一樣,逐漸成為小眾。
現在的一些人,之所以流連街頭理發攤,其實并非因為它多么實惠,而是和理發師已經成了朋友。
平時有事沒事,兩人都會聊上幾句。對他們來說,理發的過程,就是社交的過程。
這種感覺,確實是在理發店很難找到的。但如果從社會必要性上來講,街頭理發攤的存在,確實并非必要。
其實,之所以有些人希望取締街頭理發攤,并非因為它動了誰的奶酪,而是因為它確實存在著弊端。
雖然理發攤的存在,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同時,它也對環境、對自己、對國家的整體經濟,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
在有同等價位理發館存在的情況下,我們完全沒有必要非要去留戀理發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