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今兒就嘮嘮,為啥好多老人一提到去養老院,心里就直打怵,一百個不樂意呢?這事兒背后藏著不少門道。
先說說這“家”的歸屬感。對老人來說,家可不只是個住的地方,那是他們一輩子的根!家里的一磚一瓦、一桌一椅,都留著他們生活的痕跡,裝著滿滿的回憶。早上起來,能在熟悉的陽臺上曬曬太陽,看看自己養了多年的花花草草;晚上坐在客廳的老沙發上,看著電視,旁邊放著用了幾十年的茶杯,那感覺,踏實!
可要是去了養老院,雖說也是住的地兒,但怎么都覺得像是借住,少了那份主人的感覺。周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房間布置得再溫馨,也不是自己親手弄出來的,心里頭總覺得空落落的,就像沒了根的浮萍,沒著沒落的。
再講講和家人的情感聯系。老人辛苦一輩子,把兒女拉扯大,就盼著老了能和家人熱熱鬧鬧地在一起。逢年過節,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團圓飯,聊著家常,那才是老人心里最盼望的場景。可要是去了養老院,雖說兒女可能會常來看望,但畢竟不能像在家里那樣天天見面。
時間一長,老人心里就會犯嘀咕:兒女是不是嫌自己麻煩了,不想管自己了?這種被“拋棄”的感覺,會讓老人心里特別難受。而且,在養老院里,看到別的老人有家人陪著,自己卻孤零零的,那種落差感,別提多心酸了。
還有生活習慣這一塊。老人活了大半輩子,早就養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喜歡吃什么、愛看什么電視節目,這些小細節都刻在了他們的骨子里。可在養老院里,一切都要按照統一的規定來。
吃飯時間固定,作息時間也有要求,就算自己不喜歡吃某道菜,也得湊合著吃;就算晚上想多看會兒電視,到了時間也得乖乖睡覺。這種被束縛的感覺,讓老人覺得特別不自在,就像被關進了籠子里的鳥,失去了自由。
另外,老人也害怕在養老院里失去尊嚴。他們一輩子都希望自己能被尊重,被當成有價值的個體。可在養老院里,有些老人可能會因為身體不好,需要別人幫忙穿衣、洗漱、上廁所,這些私密的事情都得在別人面前完成,心里難免會覺得不好意思,甚至覺得自己成了別人的負擔。
而且有些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可能因為工作忙,對老人的態度不夠耐心、不夠溫柔,這會讓老人覺得自己不被重視,尊嚴受到了傷害。他們寧愿在家里,哪怕生活上有點不方便,也不想在養老院里過得這么憋屈。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老人擔心養老院的環境和服務質量。現在養老院那么多,質量也是參差不齊。有些養老院設施陳舊,房間又小又暗,活動空間也有限,老人住著心里肯定不舒坦。而且,養老院的服務人員水平也不一樣,有的可能缺乏專業的護理知識,對老人的照顧不夠周到。
老人心里就會犯嘀咕:自己要是去了這樣的養老院,身體能不能得到好的照顧?生病了能不能及時得到治療?萬一出了什么事,可怎么辦?這種對未知的擔憂,讓老人對養老院望而卻步。
其實老人害怕去養老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們渴望親情、渴望自由、渴望被尊重。他們為家庭付出了一輩子,老了最希望的就是能在一個熟悉、溫暖、有尊嚴的環境里安度晚年。作為子女,我們應該多站在老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多陪陪他們,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安全感。
如果實在沒辦法,必須送老人去養老院,那也一定要仔細挑選,找個環境好、服務優、能讓老人感受到家的溫暖的地方。讓老人知道,不管在哪里,他們都是我們心里最寶貝的人,這樣老人心里才能踏實,才能不那么害怕去養老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