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社近期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7日在北京就美方所謂“印太戰略”表示,其挑起事端,制造分歧,可謂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航母(資料圖)
日前,英國海軍“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打擊群聯合多國海軍力量,共同開展全球部署任務。英國意圖借此次行動彰顯軍事威懾能力,并鞏固與盟友的合作關系。然而,當前英軍存在人員素質下滑、裝備更新遲滯等一系列問題,作戰能力和行動效能大打折扣。據悉,在為期8個月的部署行動中,英國航母打擊群共搭載約4000名英軍人員,其中2500人來自海軍,近600人來自空軍,約900人來自陸軍。作戰平臺方面,“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搭載直升機和無人機運輸編隊,以及分別隸屬空軍第617中隊和海軍航空兵第809中隊的24架F-35B戰斗機。此外,英軍出動1艘45型導彈驅逐艦、1艘23型導彈護衛艦、1艘機敏級核動力攻擊潛艇和1艘油料補給艦。
這次“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打擊群的構成引發了外界的討論,整個編隊由多國艦艇組成,英國海軍除了派出編隊的核心“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外,還有一艘英國45型驅逐艦次艦“不屈”號、23型護衛艦“里士滿公爵”號和“潮汐”級艦隊給油艦“春潮”號(后期可能會由一艘“機敏”級攻擊型核潛艇加入);挪威是編隊中派出艦艇數量第二多的國家,派出一艘“南森”級護衛艦“探險家阿蒙森”號和補給艦“莫德”號;加拿大海軍則派出一艘“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魁北克城”號。
軍艦(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在啟程當天,打擊群指揮官詹姆斯·布萊克莫爾準將站在航母飛行甲板上接受了媒體采訪。他明確表示,這次部署是“英國本世紀以來規模最大的航母遠航”,同時揚言說:航母打擊群不會排除穿越臺灣海峽的選項。換句話說,英方試圖借這場部署向中方釋放一個“挑釁信號”。而這種“信號”,顯然不是英國一國的突發奇想,而是呼應了美國的戰略部署。布萊克莫爾在采訪中還特別提到,這是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希望英國在全球安全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的直接回應。
專家們對此認為,英國的這一動作背后,有不少深意。從政治上看,英國顯然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展示它所謂的“全球大國”形象。在經歷“脫歐”之后,英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聲音變得小了很多,尤其是在歐洲事務中,影響力明顯減弱。為了重新樹立國際形象,英國迫切需要在全球引起關注,而“印太部署”似乎成為了恢復大國地位的一條“捷徑”。從軍事角度來看,派遣航母打擊群的舉動,可能是為配合美國的戰略部署。美國一直以來推行“印太戰略”,目的是在這片區域制造陣營對抗,以遏制中國的發展。作為傳統盟友,英國通過將航母打擊群派往印太,實際上是在為美國的戰略助陣,進一步鞏固雙方的特殊關系。
航母(資料圖)
國際關系可從來不是一場零和游戲,而是共贏的舞臺。如果英國執意把航母開到危險的邊緣,看似是在跟隨盟友出售“肌肉”,其實就把自己推向了動蕩的漩渦。現在全球面臨的治理、氣候變化等挑戰,需要各國齊心協力來應對。中英在綠色能源、數字經濟等方面的合作機會,遠比分歧要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