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于民星
在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即將來臨之際,5月8日上午,2025年山東省暨聊城市防災減災宣傳周啟動活動在聊城市東昌湖南岸正式舉辦。本次活動由山東省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主辦,山東省應急管理廳、山東省地震局、山東省氣象局、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聊城市人民政府承辦,省、市防減救災委以及有關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參加啟動活動。
今年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5月12日至18日為全國防災減災宣傳周。為認真落實國家防減救災委工作要求,進一步擴大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教育的覆蓋面,省防減救災辦及早印發通知進行全面安排部署,全省各地迅速響應,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線上線下多渠道向公眾普及各類自然災害的防范知識,進一步強化公眾防災避險意識與自救互救能力。
今天在聊城市舉行的全省防災減災日主題宣傳暨防災減災宣傳周啟動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活動現場設置防災減災救災知識、減災文化、家庭自救互救、應急裝備四大主題展區,通過“看、學、認、辨、觀、玩”等形式向市民傳遞實用知識,分災種開設地震、氣象、消防、水旱等咨詢體驗區,吸引大批市民參與。夯號、山東快書、防災情景短劇等文藝演出通俗易懂向市民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東昌葫蘆、剪紙、木版年畫等非遺作品以傳統藝術形式生動傳遞防災避險理念;模擬火災煙霧逃生、地震預警終端操作、AED急救教學等項目讓市民“實戰”學習自救互救技能;四足救援機器人、流動地震儀等高科技裝備展示現代科技在防災救災中的應用,吸引市民駐足體驗。市民王女士表示:“帶孩子體驗了滅火器模擬操作,還學了心肺復蘇,這樣的活動既有趣又實用!”。
近年來,省防減救災委錨定“走在前、挑大梁”,夯實“防”的基礎,增強“減”的效果,提升“救”的能力,切實推動全省自然災害防范應對能力不斷提升。建成省市縣上下貫通的應急指揮部體系,接入森林防火、防汛、抗震等領域防災減災信息,平均每年高效應對處置突發事件1600多起。強化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實現風險隱患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實施防汛防臺風、森林防火、地質災害等檢查重點事項清單化管理,滾動開展拉網式、地毯式風險隱患排查。建設5個省級應急救援中心,培育專業救援隊伍2000多支,建成基層應急救援站2800多處,開展“三斷”等應急演練23.7萬次,不斷強化應急救援能力水平。推動省市縣三級救災物資實物儲備達標,配備專業搶險救援裝備,推廣應用救災和物資保障管理系統,納入各類應急物資1.1億件,物資保障水平不斷增強。去年,有效防御15輪強降雨和臺風“格美”“貝碧嘉”影響,無一人因洪澇災害死亡;實現高火險之年無重大森林火災和過夜火;防范應對多輪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未發生重大災情險情和次生衍生事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