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青年報報道,特朗普政府正準備在關稅談判中向其他國家施壓,要求其他國家限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以換取美方關稅豁免。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近期,美國打著所謂“對等”旗號對所有貿易伙伴濫施關稅,同時又脅迫各方與其開啟所謂“對等關稅”談判。這是打著“對等”的幌子,在經貿領域推行霸權政治、實施單邊霸凌。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也得不到尊重。為一己一時私利,以損害別人利益來換取所謂豁免是與虎謀皮,最終只能是兩頭落空,損人不利己。
中國反制措施為何被評價為“精準且硬氣”?專家分析認為,中國反制策略的精準性體現在靶向打擊美國關鍵利益領域。例如,針對大豆、玉米等農產品加征關稅,這些農產品都是共和黨農業州的核心產品,針對這些產品加征關稅對共和黨明顯不利。
技術反制方面,限制稀土出口影響美國軍工產業鏈,華為5G專利訴訟迫使高通等企業支付更高授權費,形成不對稱威懾。同時,中國通過擴大內需對沖出口下滑,并加大對東盟農產品進口,這不僅緩解了國內供給壓力,還平衡了反制與民生需求。
特朗普(資料圖)
原來,特朗普政府正準備在關稅談判中向70多個國家施壓,要求其他國家限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以換取美方關稅豁免。美國的如意算盤是,迫使其他國家加入美國陣營,一起向中國發動貿易戰,徹底打垮中國的貿易和經濟。而美國什么代價都不用付,只需要把提高的關稅降下去而已。那么,有國家會屈從于美國的要求嗎?目前來看,可能會有,但數量應該會特別少。畢竟,對大多數國家而言,中國是比美國大得多的貿易伙伴,他們根本無法承擔疏遠中國的代價。
眼見關稅不起效果,美國又打算在臺海生事。近日,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就美“勞倫斯”號導彈驅逐艦過航臺灣海峽發表談話。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表示,日前,美“勞倫斯”號導彈驅逐艦過航臺灣海峽并公開炒作。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對美艦過航行動全程跟監警戒,依法有效處置。美有關言論顛倒是非、曲解法理、混淆視聽,誤導國際認知。我們正告美方停止歪曲炒作,共同維護臺海和平穩定。
特朗普(資料圖)
外媒報道稱,面對特朗普的極限施壓,中國列出了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對于美國來說在行動上很容易做到,但是在心理上可能很難接受。第1個條件,放棄極限施壓,在公平公正的條件下與中國進行談判。第2個條件,不要反復無常,要誠心誠意的談判結果,中國沒有時間陪美國玩數字游戲和拍小品。中國的貿易伙伴很多中國的產品也很多,中國要有很多國家進行貿易,時間非常緊張。第3個條件,在臺灣問題上,美國不要再犯錯誤了。美國一直想用臺灣問題遏制中國的經濟發展。
中方此舉這并非退讓,而是掌握主動權的前提下,對美方發起進攻。你坐下來談,那就別想再主導談判節奏。中方這三個條件,一個比一個硬氣。這不是中方在“刁難”,而是把該有的尊嚴和原則,提前擺在臺面上。說到底,談判不怕談不成,最怕的是以往美方那種沒有底線、沒完沒了的“扯皮游戲”。現在,中方已經亮牌,美方接不接招,愿不愿意正視這三條前提?這才是中美能否“重新歸位”的真正看點。畢竟我們除了關稅,能打的牌還有很多,比如稀土。
中美貿易(資料圖)
根據外媒報道,近日,美財政部長貝森特提議,以“棄臺”換取中國大陸免去部分美債。其實,早在2015年奧巴馬擔任總統期間,時任國務卿的希拉里辦公室主任沙利文也曾提出過類似的主張。如今,貝森特舊事重提,顯示出了美國在涉臺問題上的真實想法,那就是臺灣是美國戰略棋局中的一枚棋子,而非不可或缺的伙伴。中國外交部10字回應像兩記耳光:"打,奉陪到底"扇向關稅戰,"談,大門敞開"懟回臺灣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