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微度假”需求——
35人的周末徒步名額“秒光”
5月2日上午10時許,在濟南南部山區玉符河沿岸露營地區,燒烤香氣四溢,濟南市民江先生一家四口正準備午餐。江先生說,“相比市區的公園,這里可以燒烤、玩水、撈魚,讓孩子更親近自然,釋放壓力。”
入選《濟南市露營地圖》以來,位于濟南市市中區宅科村的“不覺曉·玉符河自然聚場”線上咨詢量增長近一倍。營地經理王彥翔介紹,“五一”假期前兩日接待量即突破3000人次,假期前三天的露營席位在“五一”之前全部訂出。
山東旅游職業學院旅游與休閑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韓國華說,露營這種“微度假”需求,折射出都市家庭戶外消費新趨勢——既需要交通便利、設施完善,又追求自然野趣與沉浸體驗。受限于假期時間和出行成本,未來戶外經濟將更加貼近城市生活,一兩個小時車程內的短途戶外活動,如露營、騎行、徒步等,將越發受寵。
記者調查發現,近幾年來,“公園20分鐘”“人生是曠野”的理念受到年輕人追捧,戶外已成為不少都市白領的“精神充電站”。濟南女子徒步隊隊長李梅告訴記者:“我們周末的徒步、飛盤、匹克球等活動,報名都要拼手速,成員們更看重的是同頻交流的氛圍”。
目前,徒步隊開發了圍繞龍洞、玉函山、漿水泉等地的多條線路,依據難度劃分為“休閑旅游”“新手路線”和“進階路線”。每周一,隊長在群中發布活動安排并開啟報名接龍,35個名額很快被搶光。
據李梅介紹,主打“新手友好”的龍洞8公里環線活動深受歡迎,路線途經老君崖、一線天、八仙桌、葫蘆泉等景點,參與者可探洞、挖野菜、吃農家樂,體驗豐富。“參加徒步的成員大多缺乏戶外經驗,龍洞線路觀光休閑屬性強,景點密集且難度低,是眾多入門級成員的首選。”
自2024年3月8日首次活動以來,徒步隊成員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至6500余人,年齡跨度從18歲至50歲,年齡、職業、身份各異,但共同的興趣愛好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李梅將這種關系稱為“搭子”,“因為有了搭子,我們能互相監督幫扶,能更加有動力完成想做卻遲遲未做的事情。”在成員們看來,放松是他們對徒步最大的感受。有成員分享說:“這是我期待的狀態,探洞可比手機好玩多了,山里沒有信號,手機唯一的作用就是拍照。”
“輕擁有、重體驗”——
“共享”正在重構露營新生態
在主營露營裝備租賃的婉睿戶外集合店,店主李明對各種用品搭配了如指掌,“很多人選擇租裝備是為了省事,一般問清人數、是否燒烤,我們就可以直接幫顧客搭配好”。
曾經營生鮮超市的李明,憑借搭建團購平臺的經驗,用“快團團”小程序搭建了裝備線上租賃平臺,用戶可直接下單雙人、四人、八人套餐,或自行選擇桌椅、天幕、帳篷、爐具等裝備,租賃須知清晰明了。“很多顧客從社交媒體上了解后直接線上下單,提前說明押金規則,雙方都有保障。”
店內部分裝備提供實用型、氛圍型兩種選擇。李明稱,氛圍型裝備多是網購平臺的熱銷商品,有時也參考顧客意見。“一般為顧客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墊,也為喜歡拍照的顧客準備了波西米亞風款式,租價10元。還有氛圍燈、置物架、壁爐木頭,都是用戶建議我們添置的”。
在李明看來,“共享”是戶外產業的發展趨勢,“個人的閑置裝備可以放到店鋪內出租,還提供維修、保養服務”。這種“輕擁有、重體驗”的模式,正在破解戶外裝備“買來閑置”的痛點。
業內人士表示,考慮投入成本,近七成的初次露營者會選擇租賃而非購買全套裝備。李明對此也有同感:“露營受天氣和節假日的影響大,全年適宜露營的天數有限,露營產品推廣難,相比之下,租賃業務更受消費者歡迎”。
如今,共享概念正在向空間維度拓展。日前,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宣布,年內濟南將再開放114處共享綠地,并適時舉辦帳篷露營節、草坪音樂會、親子讀書會等特色主題活動,提升戶外體驗。到年底,全市將開放共享城市公園173個、共享綠地323處,總面積達到139.3公頃。
在農村地區,空間共享拓寬了居民增收路徑。李明介紹,濟南南部山區有很多共享菜園、共享農場,游客享受田園樂趣,村民也能從閑置院落和土地上獲得收益。
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榮在2025年濟南市露營季啟動時說,露營作為新興文旅業態,憑借親近自然、返璞歸真的特質,已成為市民出游熱門選擇,在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消費提質擴容方面成效顯著。
戶外消費新現象——
輕量化、質價比和體驗感
“假期前三天,銷售額較平日增長近50%,以折疊桌椅為主的露營裝備最為暢銷。”在濟南樂途戶外運動裝備集合店,店主孫濤見證了近年來戶外消費的變遷。“以前大多是窮玩,現在追求品牌的人多了。露營、自駕越來越流行,有幾輛車就能一起出游”。
孫濤經營店鋪13年,曾組建起幾百人的QQ交流群,吸引了不少戶外愛好者慕名到店。隨著社交方式和流行趨勢的改變,他轉戰經營朋友圈和視頻號,店內商品也多次調整。“我們不斷更新產品,輕量化的戶外服飾裝備現在更受歡迎”。
蕉下在2023年首次提出“輕量化戶外”概念。品牌CMO果小認為,“汗流浹背地去爬山很辛苦,也很‘超配’。大多數人需要的是一個能出去休閑放松、能社交的場景”。
從淘寶·天貓《2025淘天運動戶外趨勢白皮書》可見,輕量、透氣、防曬是消費者對戶外產品的核心功能關注點,輕量級外套、運動鞋、運動上衣穩定貢獻行業近四成銷量。
據淘寶·天貓統計,500元以上的防曬衣、沖鋒衣、運動鞋的銷量增長迅速,中高價區消費者更加注重“質價比”,愿意為科技和材質升級買單。在平臺搜索“沖鋒衣”,中高端戶外品牌熱銷產品價格在900元至3000元不等。
在消費渠道方面,線上消費發展迅猛。《2024戶外運動線上消費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戶外運動商戶總量2.7萬家,新增收錄商戶1萬余家,凈增率為21.38%。戶外運動線上消費約2億人次,消費金額達3000億元。
在線下,以品牌集合店、概念店和快閃店為代表的新型零售模式,正通過精準定位和差異化經營重塑零售空間。
以濟南萬象城安踏SV白標店為例,店員向記者介紹,“我們希望通過差異化的門店設計,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SV主要聚焦球鞋品類,目前推出黑標、白標兩個系列。黑標店裝修風格注重科技感和競技氛圍,白標店走“少而精”路線,流行款式均價在499元至899元之間。
業內人士表示,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注重體驗感和差異化的零售模式正獲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未來零售業將更加注重場景營造和情感連接,消費者在獲得新穎購物體驗的同時,也成為了品牌傳播的重要環節。
如何豐富戶外體驗?——
戶外消費與其他產業有待深度融合
有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全球戶外運動用品消費滲透率為20%。目前,我國戶外運動滲透率為已達28%,但與海外超過50%的滲透率相比仍有明顯差距。
中共山東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教師楊廣勇表示,戶外運動具有高關聯性和強帶動性,通過與休閑體驗、研學旅游、鄉村旅游、生態旅游等產業深度融合,可以豐富戶外體驗,推動業態創新。
記者調查發現,眾多戶外品牌已開始布局兒童戶外市場,推出兼具安全性和趣味性的戶外裝備和服飾。親子營、“戶外+研學”等產業也發展火熱。攜程《2024暑期出游市場報告》顯示,2024年,親子客群暑期整體訂單占比達35%,研學游訂單量同比增長175%。
聚焦老年人的“戶外+療養”等領域同樣有廣闊發展空間。目前,濟南部分養老機構正探索“適老”戶外產品。比如,濟南綠地海珀天潤康養中心今年推出了7天6晚的桂林療養旅行。護理部主管郭寧介紹說,參加療養旅行的老年人需完成身體狀況評估,途中有多名醫護人員和行程規劃師隨行,保障老人安全和旅行體驗。
從戶外經濟市場來看,三四線城市或將成為新增長極。《2024戶外運動線上消費發展報告》數據顯示,國內部分四線城市,如云南曲靖、湖南常德等地的戶外運動市場正呈現出快速崛起的態勢。
韓國華認為,這些城市人口基數大、消費能力增強,消費者對戶外運動的認知度和參與度不斷提高,市場潛力有待挖掘。
但是,戶外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行業標準欠缺、安全隱患、環保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卡式爐使用不當有爆炸風險,部分非規劃露營地存在使用明火、亂丟垃圾、破壞植被等問題。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王學峰建議,應制定裝備安全、露營地建設等標準,規范市場秩序;嚴格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倡導“無痕戶外”理念,促進戶外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當前,我省利用優質戶外運動資源,建設起一批戶外運動目的地,但其數量、規模不足,在配套服務、設施水平、戶外賽事品牌影響力、管理水平等方面還有待提升。
楊廣勇建議,應加快建設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提升設施、服務、管理水平和區域影響力,助力戶外運動參與人數持續增長,推動戶外運動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孫濤、李明為化名)
(大眾新聞記者 張文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