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陽市融媒體中心
5月7日,一場跨越千里的“鄉情對話”在春城昆明進行。簡陽市委、市政府帶著對在外鄉賢的深切牽掛,與昆明四川簡陽商會、農民工代表等共聚一堂,以情感為紐帶、以政策為支撐,讓跨越千里的“雙向奔赴”,成為連接鄉愁與高質量發展的溫暖注腳。
▲簡陽市“風箏行動”鄉情懇談會現場
“簡陽始終牽掛在外奮斗的簡陽兒女,希望大家在‘第二故鄉’闖出一片天地,更期待游子歸巢共繪家鄉藍圖。”懇談會上,熟悉的鄉音傳遞著濃濃的鄉情。簡陽人社、投促、退役軍人、就業、婦聯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如數家珍般介紹家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輝煌成就,細致解讀相關政策,讓大家清晰觸摸到家鄉跳動的脈搏。
▲簡陽市“風箏行動”鄉情懇談會現場
近年來,簡陽牢牢把握成都代管、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天府機場投用等歷史機遇,著力建設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港產城鄉融合示范城市,交通路網便捷、產業加快轉型、創新活力迸發、投資潛力巨大。連續四年躋身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先后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強市、“2024十大最具投資價值縣(市、區)”等榮譽稱號,投資興業前景廣闊。
“家鄉的變化令人振奮,我們愿做簡陽發展的‘代言人’!”與會企業家和務工代表紛紛點贊簡陽在經濟、城建、民生等領域的突破,并表示將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讓更多人了解簡陽、投資簡陽、興業簡陽。
▲慰問在滇簡陽籍務工人員
“再遠的游子,也有家鄉撐腰。”2021年成立的簡陽市駐云南農民工服務工作站,用不到四年時間,編織起一張覆蓋500余名簡陽籍務工人員的“保障網”。在法律維權、子女教育、就業幫扶等方面積極作為,截至目前,已累計發放政策資料2300余份,慰問困難農民工130人次,幫助65人實現就業,解決17名兒童入學難題,成功追回欠薪1400余萬元,以精準服務切實守護簡陽游子的權益。
作為勞務輸出大縣,簡陽每年約有25萬農民工在外打拼。如何讓這些“游子”轉變為助力家鄉發展的“創客”?“風箏行動”給出了答案。
自2018年啟動以來,“風箏行動”已累計舉辦鄉情懇談會35場,成功回引1.6萬名在外鄉賢返鄉創業就業,帶動創辦市場主體200余家,促成網易聯合創新中心、東麓花溪、心地農場3個標志性項目落地,成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
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是簡陽不斷創新的工作機制。簡陽建立了“1+2+N”工作機制,出臺了服務保障配套政策,實施優秀在外務工人員回引培養工程,建立外出務工人員職業就業信息檔案,完善數據庫等,用實實在在的舉措和“真金白銀”鋪就了游子的歸巢之路。“我們不僅要讓老鄉‘回來’,更要讓他們‘扎根’‘發展’。”簡陽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返鄉創業者已成為簡陽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他們帶回的資金、技術、人脈,正轉化為簡陽發展的“新動能”。
“樹高千尺不離根,水流萬里總思源。”當“風箏線”化作“連心橋”,簡陽正以開放姿態釋放誠意,從要素保障到金融支持,從人才補貼到創業孵化,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為返鄉創業者鋪就廣闊舞臺。
簡陽誠邀每一位在外游子
化身“家鄉振興合伙人”
讓歸巢的“風箏”載夢起航
以雙向奔赴共繪
“天府門戶、空港簡陽”高質量發展
新畫卷
記者 | 胡禹
編輯 | 鄭玥嵐
責編 | 胡禹
審核 | 李艷敏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如有涉及版權、新聞線索等事宜請聯系028—27222000
喜歡就鼓勵小陽一個點贊↓+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