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5月8日電 (記者郭瑩)四川省、重慶市山水相連、人文相親,產業相融,推動實現兩地政策共融、服務互通、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將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提供助力。
發布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今天上午,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部省市戰略合作第二次聯席會議暨川渝人社合作第十一次聯席會議召開。會上發布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社協同藍皮書》和川渝人社合作五周年十大標志性成果,兩地廳局簽署第二個川渝人社5年合作協議。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過去5年,川渝兩地人社系統始終堅持樹立“一盤棋”思維,推動落實“建立普惠共享的社會保障體系”戰略合作任務,共推社保服務協同發展。
“目前,川渝兩地基本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9226萬人、1816萬人和2340萬人。”今天的發布會上,四川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熊義堋公布的一組數據引發關注。據他介紹,通過深化全民參保協同,川渝兩地已經打破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的戶籍限制,并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退休申請業務檔案互查機制,以及川渝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失業保險關系轉移資金定期清算機制。兩地跨省市養老、失業保險關系無障礙轉移接續累計13萬人次,養老、工傷待遇領取資格無感認證、就地認證累計達80萬人次。
5年以來,圍繞優質公共服務“同城化”這一主題,川渝兩地開展了社保卡區域協同立法,出臺了首個區域協同社保卡“一卡通”條例。人社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工作實現32項事項同標辦理。兩地聯合打造社保卡川渝通辦網點8098個,服務兩地群眾59萬余人次;協同打造人社西部數據實驗室,歸集數據200多億條;社保參保繳費記錄查詢、職業介紹等44項川渝人社“跨省通辦”服務累計互辦204.4萬件。兩地要素配置更加高質高效,人員流動更加方便順暢,群眾辦事更加省時省力。
簽約儀式現場。主辦方供圖
在共建高質量充分就業先行區域方面,兩地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推進就業政策協同共享,出臺鼓勵民營企業新增吸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支持青年以新就業形態實現靈活就業、提高困難高校畢業生創業補貼標準等“促進青年就業35條”,率先在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方面打破戶籍限制,川渝兩地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70萬人以上。連續舉辦4屆成渝就創活動周,集中開展活動50余場,關注人數超2500萬人次。共同舉辦5屆川渝農民工服務周活動,舉辦4屆“西部農民工返鄉創業大賽”,覆蓋西部12個省區市;“春風行動”等跨區域就業招聘活動累計提供崗位信息457.4萬個。現已建成11個國家級、218個省(市)級創業孵化基地,7個高質量充分就業區縣,200個高質量充分就業社區(村)。川渝職業指導人才庫、創業導師庫和創業培訓師資庫等總量達7730人。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蓄勢之年。站在新的起點,兩地人社部門將協同推動一批標志性人社改革。據了解,未來5年,川渝兩地將積極構建“大就業”工作格局,健全與國家重大投資項目、重大基礎設施等政策投向結合更加緊密的就業政策體系,建立反應更加靈敏高效的就業預警響應和前端感知機制;還要建立參保擴面異地協作機制,拓展社保卡應用場景。另外,還將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充分發揮兩地高校、科研院所優勢,加強本土高層次人才培養,圍繞川渝重大產業發展布局,建立高技能人才聯合培養機制,推動技術技能人才貫通發展,打造西部人才新高地;加快推進和諧勞動關系高質量發展創新改革試點,建立治理欠薪預判預警監測機制,開展川渝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機制創新試點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