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部省市戰略合作第二次聯席會暨川渝人社合作第十一次聯席會在重慶召開。會上發布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社協同藍皮書》和川渝人社合作五周年十大標志性成果,簽訂了下一個川渝人社合作五年合作協議。
新聞發布會現場。重慶市人力社保局供圖
川渝城鎮新增就業五年累計868萬人
四川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熊義堋介紹,5年來,川渝兩地人社部門緊密協作,圍繞就業、社保、人力資源、技能人才、勞動關系、公共服務各方面,落地部省市戰略合作協議任務92項,兩地要素配置更加高質高效,人員流動更加方便順暢,群眾辦事更加省時省力。川渝兩地基本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9226萬人、1816萬人和2340萬人。
熊義堋介紹,五年來,川渝兩地跨省市養老、失業保險關系無障礙轉移接續累計13萬人次,養老、工傷待遇領取資格無感認證、就地認證累計達80萬人次。建成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等5個國家級人力資源平臺,組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聯盟。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謝辛介紹,五年來,川渝兩地人社部門深化“一體化”改革,民生福祉顯著提升。建立首個高質量充分就業評價指標體系,聯動舉辦四屆雙城經濟圈就創活動周,推進各類群體就業創業、投資興業“同城同待”,促進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幫扶就業率年均達90%以上,川渝城鎮新增就業五年累計達868萬人。
重慶已為川籍勞動者落實資金3.2億元
謝辛介紹,重慶還在全國首創建立養老、失業保險關系轉移資金“定期結算”機制,轉移辦理時限縮短2/3以上,單筆業務最快當天即可辦結。打造首個覆蓋川渝全域的跨省社銀合作體系,20項社保高頻服務事項在兩地1028個銀行網點智能柜臺實現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
成渝兩地還共同打造雙城經濟圈專家服務團“金字”招牌,共同構建專家吸納3條路線、專家選派3個步驟、專家服務3張清單的“333”工作體系,累計選派748名專家下沉66個區市縣,開展技術服務6000余次,惠及基層干部群眾超10萬人。
此外,在推動就業質量提升促增收方面,近五年,重慶已為5.4萬名川籍勞動者落實培訓補貼等就業創業資金3.2億元。
未來五年川渝人社部門將開展這些合作
川渝兩地人社部門今后將有哪些重點舉措,持續深入推進人社事業協同發展?熊義堋介紹,未來五年,川渝人社部門將持續優化項目共推、政策協同、協調共商機制,深入推進人社事業協同發展,推動實現區域人力資源高效配置、社會保障普惠共享、人才活力充分釋放。
在深化人社領域改革協作方面,川渝人社部門將持續提升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力資源、勞動關系等領域政策協同性,并充分發揮重慶、成都兩個中心城市的“雙核”引領作用,以毗鄰地區功能平臺為載體,深化雙城聯動、雙核共建,支持成渝雙核和毗鄰區域在人社政策互認、服務共享、平臺共建、人才共育等方面先行先試。
在深化川渝人力資源開放合作方面,川渝人社部門將共同打造統一開放的高標準人力資源市場體系,深化人才共引共育共享機制,聯合引進高層次專家人才,推動人才評價結果互認,加快川渝博士后人才發展聯盟建設,深入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專家服務基層活動、千名科研人員頂崗培養計劃,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同時將共建毗鄰地區人力資源一體化發展先行區,推進川渝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提質擴容;加強川渝技工教育交流合作,協同推進川渝特色重點專業建設,共育輸送產業、市場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
在深化人社領域公共服務協同共享方面,川渝人社部門將聚焦就業、社保、勞動關系等領域,完善川渝人社公共服務標準體系,緊盯企業和群眾所需,采取“群眾點單+人社端菜”等方式,迭代升級川渝通辦服務。同時,深化就業創業協同聯動,聯合實施就業擴容、就業幫扶、職業技能培訓提升等公共就業創業服務。舉辦就業創業活動周、西部農民工返鄉創業大賽等,深化社會保險服務協同,進一步提升社保關系轉移接續效能,持續拓展“川渝社銀合作”服務事項和合作銀行;持續推進社保卡在政務服務、文化體驗、旅游觀光、就醫購藥等領域“川渝通用”,拓展更多跨省市、跨部門社保卡“一卡通”應用場景等。
會上,四川省廣安市人力社保局和重慶市永川區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還就探索跨省域合作以及推動毗鄰地區各功能平臺協同發展等多個方面,介紹了相關情況和未來發展計劃。(劉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