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9日凌晨3點27分,內蒙古阿拉善右旗的公路上發生了一起慘烈車禍,兩只駱駝被撞身亡,車輛嚴重損毀,而“謝大腳”于月仙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50歲。
如今4年過去了,象牙山村的大腳超市依然在《鄉村愛情》中營業,卻再也等不回那位熱情爽朗的老板娘。
2006年,《鄉村愛情》首播,一個穿著花布衣裳、踩著40碼大鞋的東北農村婦女形象——“謝大腳”走進了千家萬戶。
為了塑造好謝大腳這個角色,于月仙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她主動增重十多斤,特意到東北農村生活數月,學習當地婦女的言行舉止。
劇中那雙標志性的40碼大鞋,她每天都要塞滿棉花和報紙穿著走路,以至于殺青后穿回自己的鞋子時都感到不習慣。
這些細節的打磨,讓謝大腳成為《鄉村愛情》中最受歡迎的角色之一,也為于月仙贏得了華鼎獎鄉村題材類最佳女演員等榮譽。
鮮為人知的是,這個角色得來不易。盡管于月仙是趙本山的小姨子(趙本山妻子馬麗娟的表妹),但趙本山最初并不看好她演農村戲。
直到于月仙在話劇《圣井》中飾演盲女的表演打動了趙本山,才獲得試鏡機會。
為了證明自己適合演農村婦女,她主動請纓一個月時間“變形”——曬黑、增肥,最終讓“謝大腳”成為觀眾最喜愛的角色之一,也讓于月仙終于嘗到了成名的滋味。
而這份遲遲才到來的成功,于月仙已經咬牙等了很久很久。
1971年,于月仙出生在內蒙古赤峰一個重男輕女思想嚴重的家庭。
作為長女,她下面還有兩個妹妹,三姐妹在家族中被稱為“潑出去的水”,連上主桌吃飯的資格都沒有。
奶奶常常戳著她的腦門說:“沒用的東西,潑出去的水!”這種歧視在弟弟于英杰出生后達到頂峰——弟弟被父親取小名“戶口本”,寓意他是家族香火的延續,而姐姐們則被弟弟學著父親的口吻嘲笑為“沒用的東西”。
于月仙的童年充滿艱辛。全家最困難時,一日三餐只有蘿卜——蘿卜粥、炒蘿卜絲、涼拌蘿卜,吃得她想吐卻不敢說,怕傷了母親的心。
作為長姐,她早早承擔起家務和照顧妹妹的責任,冬天要燒爐子,夏天要做全家人的飯。一次地震中,房頂的菜籃子砸破了她的鼻子,血流如注,卻無人過問。
中專畢業后,于月仙成為一名教師,這在當時被視為“鐵飯碗”。然而她心中始終有個演員夢。1992年,得知中央戲劇學院招生的消息后,她不顧父親“敢考就打斷你的腿”的威脅,偷偷備考。
學校為懲罰她的“不安分”,將她調去看大門。沒想到這反而給了她更多復習時間。考試當天,她忙完工作才匆匆趕到,差點錯過最后一場。
幸運的是,一段即興的筷子舞打動了主考官姬崇恭,他當場表示:“回家好好準備文化課吧!”這簡單一句話,改變了于月仙的命運。
然而入學之路仍不平坦。學校扣留檔案不放人,是姬崇恭親自從內蒙古文化局找到教育局,輾轉將她的檔案調到北京。
當錄取通知書終于到手時,母親抱著她痛哭:“我女兒真爭氣!”而一向反對的父親,也第一次對她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在中戲92級表演班,21歲的于月仙是年齡較大的學生,被選為女班長;男班長則是同樣“高齡”的張學松,一位退伍軍人。
初次見面,于月仙覺得這個男生“長得丑”,卻不知命運已將兩人緊密相連。
作為班干部,他們接觸頻繁,張學松被于月仙的堅韌吸引,而她則欣賞他的踏實可靠。
兩人的戀情并不浪漫——于月仙課余時間全用來打工,賺的錢大部分寄回家給患病的弟弟。
張學松理解她的負擔,不僅沒有退縮,反而主動提出:“我們一起照顧你弟弟。”當時于月仙并不當真,心想:“誰會傻到主動承擔這樣的重擔?”
但張學松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承諾。畢業后,當于月仙四處跑龍套籌醫藥費時,張學松也省吃儉用,甚至拿出裝修婚房的錢。
2002年,歷經十年愛情長跑,兩人終于結婚。婚禮極其簡單,沒有盛大儀式,因為他們把積蓄都用于弟弟的手術。
更令人動容的是,由于長期勞累和年齡因素,于月仙失去了生育能力。面對妻子的愧疚,張學松安慰道:“大不了咱倆不要孩子,我要拿小舅子當兒子養。”
這句話讓于月仙在多年后的訪談中仍忍不住落淚。
命運總是喜歡開玩笑,就在于月仙事業如日中天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走了她的生命。
噩耗傳出后,丈夫張學松陷入巨大悲痛。他忙著處理喪事,跟進案件,卻在這時遭遇了意想不到的輿論風暴。
先是有網友發現他點贊了美女跳舞視頻,指責他“妻子剛走就等不及了”;隨后有傳言稱車禍司機是他侄子,暗指事故另有隱情;最離譜的是,有媒體爆料他與于月仙弟弟“為5億遺產大打出手”。
面對質疑,張學松最初選擇沉默。直到一年后,他才公布車禍判決結果——司機因超速被判一年有期徒刑,同時也表達了對量刑的不滿。
對于遺產爭議,他澄清道:“我會照顧好她的媽媽和弟弟,把她未完成的愿望做下去。”而于月仙弟弟也公開表示,姐姐姐夫對他恩重如山,爭產之說純屬謠言。
四年過去,張學松的堅守令人動容。他定期去墓地看望妻子,墓碑上已刻好自己的名字,表明“生不能相守,死亦同穴”的決心。
他繼續照顧年邁的岳母,岳母常對著于月仙照片自言自語,他就安靜陪伴。他完成妻子未竟的事業,籌備她生前想拍的話劇。
每年忌日,他都會發文悼念,字里行間滿是思念:“月仙,你在這里不寂寞,還有好多人在惦記著你。”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里,張學松的堅守顯得格外珍貴。
他和于月仙的愛情,沒沒有驚天動地的誓言,只有日復一日的陪伴;沒有轟轟烈烈的表白,只有細水長流的相守。
他們用半生的相濡以沫,詮釋了愛情的真諦:真正的愛情,是在平凡日子里的相互扶持;是面對困難時的堅定守護;是生死相隔后,那份刻骨銘心、永不褪色的思念。
當《鄉村愛情》還在繼續拍攝,當觀眾們依舊懷念著 “謝大腳” 時,我們更應該記住的,是于月仙和張學松這段平凡卻又無比動人的愛情故事。
它讓我們相信,這世間的真愛,永遠值得我們去期待,去堅守。#于月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