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就好比一匹烈馬,是好是壞全看你的控制。
古代的酒是由糧食蒸造的,用于入藥的類似于今天的黃酒,度數(shù)不高。酒本身可以入藥,說明并不完全是壞的東西。
喝過酒的人都知道,酒一進肚子,臉及皮膚會慢慢的發(fā)熱變紅,身體會變溫暖,可見酒是辛散的,可以達表,也可以溫通經(jīng)絡。所以在中醫(yī)的很多方子里都用酒作為一味藥,既然是藥,就有偏性,它不像飯是平性,天天吃都沒問題,酒有偏性卻天天當飯喝,怎么說都會傷身。
古老的“醫(yī)”字,下面就以酉(酒)來做底,說明用酒作為藥非常普遍,中醫(yī)說它可以行氣破結(jié)。比如仲景的瓜蔞薤白白酒湯,寒邪凝結(jié)了心脈,導致胸悶胸痛,借白酒可以行血脈,辛通破結(jié)。
跌打損傷、風濕骨痛,用很多藥酒,然后使勁地推按,目的就是活血化瘀,溫通血脈
以前上山干活、打獵的獵戶,特別是起早貪黑的,身上總帶著一小瓶酒,因為山中霧露重,寒濕容易侵體,小抿一口酒可以溫通經(jīng)脈,比如下雨受了寒,大家都知道喝上一碗熱辣辣的姜棗茶,喝完臉上發(fā)熱發(fā)紅,身體溫暖,所以酒跟姜一樣都是辛溫發(fā)散的。
它能及時把寒跟濕發(fā)出去,腿腳就不容易沉重或抽筋(這里的抽筋不是芍藥甘草湯那種血虛抽筋,而是寒主收引,引起的抽筋),如果不管它,當時覺得沒什么,一旦成了習慣,寒濕就會一層層地疊加,為以后鼻炎,關(guān)節(jié)炎,偏頭痛,腰酸脹,腿沉重等病留下了隱患。所以平時我們要注意保養(yǎng),功在千日,毀功一日。
為什么燒魚時要放點酒?魚不動之后血脈會快速地凝結(jié)成為瘀血,用點酒可以排出魚的濁氣,就不會腥。加上姜是不是也是一樣的道理?
酒用得好就是一匹良駒,用得不好就是一匹瘋馬。
喝酒可以助血脈流暢,如果天天喝酒,就好比天天讓氣血在跑步,這樣就會很耗傷氣血,長年喝酒的人脾氣都很硬,為什么?耗傷氣血,血不柔肝就會發(fā)硬,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為什么都跟酒有關(guān),大家想想就知道了。
酒里是水,辛溫把氣散了,卻留下了水,所以酒鬼都精神不振、氣虛乏力,濕濁留在身體里,沉在血脈里,壅堵脈道,使血管硬化,所以心血管病患者一定要控酒,特別是把到上越脈的,原本氣血就虛亢,再喝酒,直接就逼著血管爆裂。
氣血虛亢,頭腦就容易發(fā)熱,一沖動就容易做錯決定。所以酒后犯錯誤的人太多了。
喝酒會讓人發(fā)熱,有人問那不是很好吧,你以為熱是白白來的嗎?它是通過調(diào)動自己身體的氣血津精來往外發(fā)。長期以往,實際上是暗消耗真陽真陰。所以很多經(jīng)常應酬的人來找我調(diào)理,我第一醫(yī)囑都讓服藥期間不要喝酒。
特別是虛火旺,濕熱內(nèi)盛,上熱下寒者都要少喝酒。醉酒之后人會發(fā)困,酒使身體的毛孔張開,所以不要酒后當風,不然就容易風邪入絡,有些人喝完飯吹一夜的風扇,結(jié)果第二天面癱了,這就是風邪入絡。也不要洗澡,不然寒濕就容易入關(guān)節(jié),周身疼痛…….
酒是不是好東西,全看你控制得好不好。
以上說到中藥,請在中醫(yī)師指導下用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