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羅淳云
女籃比賽現場那條帶血的球褲還未離開大眾視野,一枚鮮艷的紅牌再一次將月經議題帶上競技體育賽場。
5月4日,在2025年蘇迪曼杯羽毛球團體賽決賽中國隊與韓國隊的首場混雙對決中,中國選手黃東萍因突遇生理期,需要去廁所更換衛生巾,向裁判說明了情況并征得同意后,卻被裁判出示紅牌并罰一分,原因是她返回賽場時超過了規定的一分鐘時限。
這枚因「流血」而生的紅牌戲謔地出現在黃東萍眼前,似乎逼迫她在月經側漏和接受紅牌判罰中進行一個兩難選擇。
難以啟齒的無奈與憤怒瞬間點燃了她的斗志,這位流著血的羽球運動員選擇擊破這一判罰,揮舞球拍瘋狂 拿分,最終贏得比賽 勝利。
賽后,黃東萍面對鏡頭霸氣回應:「你判我的,我必須拿回來」。
無獨有偶,近乎相同的劇情在不久前的全英公開賽中剛剛上演。
因為生理期前往衛生間超時的吉爾莫被裁判判處黃牌。好在,經過多方的努力爭取,這一判罰已被世界羽聯撤銷。
Kirsty Gilmour 圖源:National World
前后一黃一紅兩枚處罰牌,實則再次挑開了賽場規則之下的運動員經期困境,同時也映射著不被看見的女性處境。
「被出示黃牌本身并沒有讓我慌亂,但那種不得不以最快速度離場、再迅速回到場上的焦慮感,以及申請離場時遇到的阻力才是最令人不安的。」吉爾莫這樣坦白著自己的心路歷程。
與她一樣,黃東萍在向裁判請示離場時反復和他比劃著數字1,只為確認離場請求是否被允許,以及被給予的離場時間。
在得到許可后,她迅速跑步下場而后又匆忙趕回,即使以最快速度解決完生理期問題,仍面臨著超時的處罰。
誠然,我們需要規則的制定與約束。有限的暫停時間是為了保證比賽的公平公正,防止出現刻意暫停擾亂比賽節奏的情況。
但在運動員生理期與合理離場這樣的交集問題上,并沒有既定規則可言。
規則的制定者或許從未預設過,一位女運動員離場更換經期用品的情況,也未曾計算過運動員更換經期用品的平均用時。
我們也無法在此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因為這本就受太多不定因素的影響:賽場到洗手間的距離、所使用的經期產品類型、是否需要更換衣褲等。
因此,將運動員生理期暫停的離場請求,簡單量化設置上一兩分鐘的倒計時,實則是規則之下對于女運動員生理需求的漠視,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公。
出現在競技賽場上的這一幕,也不過是龐大社會系統里的一個縮影。
卡羅琳·克里亞多·佩雷斯在《看不見的女性》一書中提到,整個世界的運行規則實則以男性為樣本、由男性設計并為男性服務。
圖源:American University
社會規則的制定往往建立于缺失的女性樣本之上,從公共交通到政府決策,從公共場所到醫療手術,在所有基于中立性別視角建立的規則背后,都隱含著大量被忽視的女性需求。
卡羅琳在書中指出:「是時候開始為女性設計商品了」,從羽毛球場上接連出現的「流血的」紅黃牌出發,也是時候為女運動員調整并完善規則了。
無論是吉爾莫在面臨處罰后的積極控訴和大膽發聲,還是黃東萍直面紅牌扳回比分,我們能看到的是,流著血的她們仍在賽場內外努力爭取,用奮力揮拍的身影回應冷漠判罰,用持續的發聲對抗冷漠規則。
「我希望能夠制定相關規則,以確保在生理期期間,運動員能夠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寬容。」吉爾莫在判罰撤銷后,仍在持續呼吁世界羽聯關注和調整規則,希望這類事件不會影響女孩們對體育運動的熱情,「畢竟,在比賽的同時管理生理期,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而黃東萍賽后的長文一如她堅定的眼神和釋放的吶喊:「請大家繼續相信黃東萍,她會為三十歲站出來,會為女性會站出來,會讓全世界看到,三十歲的女性可以戰斗,可以閃耀,可以做自己,值得被珍惜,值得被尊重。」
圖源:黃東萍社媒
兩位羽毛球場上的女性健將,站在各自的球場之上,接力般地揮拍,傳遞著那顆充滿女性力量的羽球。
當運動員的生理期與競技場的規則碰撞,我們希望她們可以從容地說出「生理期暫停」的需求,可以不必著急趕去又匆忙跑回,也不必再被不公的判罰「點燃」,經歷本不該有的焦慮和情緒波動。
她們共同揮拍擊出的羽球,理應被更靈活、包容的賽場規則穩穩接住。
封面圖源:黃東萍社媒
女孩不下場
記錄女孩兒們的體育聲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