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8日,上海《申報》《時報》《大美晚報》公開發表了《義勇軍進行曲》詞譜,這是目前可考的最早刊發記錄。隨即,這首民族戰歌熔鑄了四萬萬民眾的救亡熱望,燃遍大江南北。今天,《義勇軍進行曲》的激昂旋律在楊浦區國歌紀念廣場再度響起,歷史的回聲與時代的共鳴交織成磅礴樂章。由云南省博物館館藏的電影《風云兒女》分鏡頭劇本原件今天首次“回娘家”,在國歌展示館的“大國之聲:永遠的國歌——紀念《義勇軍進行曲》誕生90周年主題特展”上與公眾見面。
在今天的紀念活動中,《義勇軍進行曲》創作者后人、黨史專家、上海革命場館聯盟單位及詞曲作者的故鄉湖南長沙、云南玉溪場館代表濟濟一堂,與楊浦社會各界共同追憶國歌誕生的崢嶸歲月,紀念《義勇軍進行曲》詞譜問世的重要時刻,以銘記致敬未來,唱響“永遠的時代強音”。
展品中,不僅有印有《義勇軍進行曲》詞譜的報紙原件、聶耳的遺物——電影《風云兒女》分鏡頭劇本,還有1949年10月1日灌制的第一版國歌唱片等珍貴藏品,這些展品首次集中展出,全景式呈現國歌誕生及發展歷程。
近年來,國歌展示館打造涵蓋研學思政、音樂思政、戲劇思政、冠軍思政的“為國而歌”大思政品牌。2024年,《“為國而歌”國歌展示館里的思政課》入選國家文物局辦公室、教育部辦公廳公布的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大思政課”優質資源建設推介項目。活動中, “為國而歌”大思政品牌項目迎來迭代升級,為紅色文化教育注入新動能。國歌展示館還與湖南長沙田漢文化園、云南玉溪聶耳紀念館簽署三地共建共享協議,三方將搭建思政教育共建平臺,深化國歌精神的研究與傳播。
活動中,由楊浦區文旅局、國歌展示館與上海戲劇學院聯合創排的音樂情景劇《勵國之歌》也進行了展演。名家演繹的田漢、聶耳等角色生動還原創作歷程,配合沉浸式舞臺效果,帶領觀眾穿越回1935年的上海,感受國歌誕生的熱血與激情。
原標題:《紀念《義勇軍進行曲》誕生90周年,《風云兒女》劇本今從聶耳家鄉來滬首展》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孫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