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電影市場對單一票房收入的依賴,推動“IP+衍生品”、“IP+文旅”融合這一重塑電影生態的創作邏輯不是新思路。但從“哪吒”IP形象最初不被接受,到登頂全球動畫榜第一,到不止票房長尾效應顯著,更在衍生品、文旅市場掀起消費浪潮,動畫電影創作者或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創作新反思、新思考。
動畫角色“好看”的
究竟是什么
YIQIYINGCHUANG
單日票房突破6億,超過位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二《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首日票房;連續90天單日票房榜第一;與泡泡瑪特推出的“天生羈絆”系列手辦盲盒,上線兩天搶購一空;僅15天時間,衍生品市場收入超4億……
這一系列亮眼成績足以證明觀眾對“哪吒IP”的喜愛。但其口碑及影響力的形成卻不是一蹴而就的。回看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初登銀幕時,其顛覆性的“煙熏妝” 也曾引發輿論討論,有家長質疑“邪魅魔童”的形象、“暗黑系畫風”是否適合兒童觀看。
除了角色造型設計的爭議,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豆瓣評論里,也能看到觀眾對影片成功的一些思考。比如認為“特效”“畫面”成為動畫電影“好看”的核心支撐,倘若從故事性、電影整體性等多維度綜合評價,作品并不盡如人意。
類似的評價也并非“哪吒”專屬。比如2016年上映的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也曾被指盡管中國風的美術設計如詩如畫,畫面與音樂完美結合營造的氛圍感增強了情感表達,但也存在故事缺乏張力,部分臺詞過于生硬文藝,與角色行為和情感狀態不匹配等劇作層面的問題。
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劇照
同樣存在口碑爭議的還有首創“粒子水墨”技術,將中國傳統水墨藝術與三維動畫技術融合的《深海》,電影通過震撼的視覺效果、相得益彰的音樂畫面配合,增強影片情感表達,營造出沉浸式的觀影體驗。
但看到其在技術和藝術上創新力、創作力同時,也需看到其在劇情連貫性、人物塑造、商業化平衡方面存在的不足表現。
動畫電影《深海》劇照
國漫需要更好看的故事
YIQIYINGCHUANG
動畫電影只是依靠美術、動畫技術制成而成,本質仍是電影藝術。倘若從真人電影的邏輯出發,動畫電影的人物造型、美術畫面,歸根結底要為電影作品整體性服務。
不武斷地評論國產動畫是否“重畫面輕故事”。但回到影視創作本身,我們不難得出一個推論:動畫電影的質感本不該依賴“技術”“特效”創造,角色能否被觀眾喜歡也不在于“造型美/丑”。
動畫電影《雄獅少年》劇照
從產業鏈的角度,承擔塑造動作角色/作品靈魂這一創作責任的是——動畫編劇。
動畫編劇作為一部動畫作品創作的起點,要承擔構建故事框架、塑造角色性格、編排情節發展等創作職能。這些創作工作能否更具深度、廣度的完成,也構成一部動畫作品最終能否吸引觀眾、傳遞情感和思想價值觀的核心基礎。
相關行業調研報告顯示,觀眾對動畫作品的滿意度主要取決于角色的共鳴度和故事的吸引力。這也是動畫編劇的核心工作。皮克斯、吉卜力動畫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對劇本的重視,每個故事、情節都要經過精雕細琢,確保觀眾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更能感受到作品本身的情感濃度。
動畫電影《天空之城》劇照
稀缺的動畫編劇
YIQIYINGCHUANG
然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國產動畫行業一直處于“導演中心制”,真正決定角色和故事塑造的是導演。比如動畫導演往往同時也是編劇。動畫編劇這一職業角色一直被行業忽視。
另一方面,大多數動畫導演的教育和職業背景也是美術、制作方向。動畫導演本意也不是搞“創作一言堂”,事實上他們也苦于找不到專業靠譜的動畫編劇。
有行業調研報告指出,很多成規模項目多的動畫公司,多會選擇和市面上的編劇工作室合作。但由于動畫和真人影視的視聽語言差異較大,傳統影視行業編劇往往難以勝任商業動畫的世界觀搭建,或者過于主觀,導致集體創作的角色性格和故事雜糅了過濃的個人色彩,或者過于套路化,只能交出流水線水平的作品。
一個肯定的結論是: 具備綜合專業素養的動畫編劇,一直是產業里的稀缺資源。
也基于對產業人才供需矛盾的觀察,我們策劃了這次《動畫編劇入門級實戰》課程。請創作經驗豐富、有成體系的創作思維和方法的動畫編劇老師,幫助同樣認同“劇本能力是動畫作品成功的關鍵”的動畫行業從業者、動畫編劇、未來希望從事動畫行業的動漫愛好者們,從零起步,建立職業動畫編劇的思維框架。
我提前看了完整課程策劃案、課程目錄大綱,總結了這門課值得學習, 最重要的兩個原因:
1、這門課教你的,工作里能直接用
以課程第一節為例,老師首先從創作者角度教你“認知動畫”。接下來直接告訴你最重要的——“動畫劇本和真人影視劇本的區別”、“動畫腳本與制作、商業化運營的關系”。
基礎、關鍵認知建立以后,直接告訴你在處理具體項目任務之前, 動畫編劇需要做的前期準備工作有哪些。
相當于先給你畫好地圖,把工作中需要提升的關鍵能力指標明確標注出來,再給你指路。有過 自己摸索行業經驗的同學都會深有體會,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少走很多彎路 。
授課講師李大米曾參與的項目,瓜瓜龍IP動畫短片
2、足夠系統,一門課幫你打實基礎
適合零基礎學習的課程,設計特點是由淺入深。“淺”是建立基礎、系統的對行業、職業的認知;“深”是結合案例分析,加深鞏固對認知的理解。
以課程第六節“國漫常見動畫類型創作及案例分析”為例,告訴你常見類型有什么不是重點,重點是有傾向性挑選案例進行分析,結合作品分析讓理論知識具象化。
底層基礎能力打實了,再挑出關鍵性問題重點講解,重點提升哪些創作能力。比如高燃動作戲如何寫;動畫里的喜劇橋段如何寫;如何從動畫類型題材創作突圍,讓自己的創作更容易脫穎而出。
關于老師詳細介紹、完整課程大綱,下面是完整課程海報,希望你仔細閱讀。
如果仔細閱讀課程大綱你會發現,這是一門幫助你建立“認識-實踐”創作閉環的實用課程。
實用體現在兩方面:
1、講重點——直接幫你把符合市場需求的創作重點挑出來。比如“故事梗概怎么寫得吸引人”,這是你為自己的項目爭取被看見的機會,最重要的一個動作。
2、攻難點——不創作流水線水平的作品是基本要求。重要的是如何在創作中體現創造力、對社會對人性的洞察力,動畫電影如何闖進小眾題材賽道,創作出更有深度、更具思考性的動畫作品,是讓動畫編劇值錢的關鍵能力,也是最難的。
課程講師李大米也一直致力于跨媒介故事創作與敘事探索。同時她也為騰訊、B站、愛奇藝、優酷,及業界多家ACG領域公司提供動漫IP策劃、編劇及劇本顧問服務。
創作的萬代南宮夢IP改編VR動畫《蒲公英領航員》入圍上海電影節“最佳VR電影”。也有在中文在線、字節跳動等平臺擔任影視動畫項目研發、制片、IP運營等豐富經驗。
李大米老師開發制片、聯合編劇電影作品《山海》海報
這也是我們有信心邀請她講這門課的原因。希望能帶給你更多更具實踐性的跨媒介敘事創作思考,以及建立自己從IP創作源頭開始,就有意識地用商業化IP運營思維進行角色、故事創作。
一門課程不會給你一份關于創作的標準答案。事實上創作也沒有標準答案。但正如姜文導演在北影節談及《哪吒2》時說的那句,“這不是最高點,這只是開始”。如果你喜歡動畫、想從事動畫行業,動畫編劇能力——創作、駕馭角色/故事能力是必備的。希望這里是你的開始。
報名或咨詢課程更多信息,掃描二維碼 ↓
作者丨輕舟
排版丨阿塔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豆瓣及網絡,
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系我們。」
益起映創的新老朋友們:
我們專注影視教育12年,提供300+門課程覆蓋電影全產業鏈,助力超100萬愛好者與從業者成長。現在發起"學電影"用戶調研,填寫問卷即贈100元課程券。您的意見將幫助我們更好陪伴電影人"一起硬闖"!
掃碼填寫問卷(1分鐘),領取福利>>
益 起 推 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