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似乎是沒有希望的,但地球還有。
Apple TV+上線的動畫劇集《尋家》(The Search for WondLa)第二季似乎把這種積極的悲觀傳遞得更深刻、露骨了。
第二季依舊七集,每集25分鐘左右,整部劇像一部動畫長片。(可惜不能在大熒幕上看到這么精彩的老少皆宜的科幻動畫)
劇集的故事依舊不復雜,畫風、特效、故事、角色依舊讓人賞心悅目,但是主題的表達與揭示卻更加直白、犀利和諷刺。
第二季主要講述地球上最后一個人類Eva經歷了漫長的尋家之旅,終于在即將放棄的時刻得到了人類同胞的召喚,重返人類聚集地的Eva卻發現這個苦苦追尋的“家”并沒有給她歸屬感。
同時,一個新的避難所女孩的出現,以及外星朋友羅文德和阿頭的求救,讓Eva再次踏上了新的“尋家”之旅。
劇集一開始,就讓Eva遇到了其他人類,然后帶著自己的外星朋友羅文德和阿頭,到了人類全新的聚居地。
但Eva的幸福并沒有隨之而來。
相反,Eva因為遇見了同類卻發現自己更像個異類,因為找到了家園卻覺得更加孤單。因為她與同類沒有相同的愛好,沒有共同的話題,甚至沒辦法正常融入同類的日常生活。
用觀眾的視角看,第二季人類全新的聚居地,是那么冰冷、無趣、乏味、毫無生機與生命活力。
人們的衣食住行基本是地球被人類毀滅前的更高科技版。人們繼續居住在統一、封閉的高樓大廈里;一切娛樂休閑依舊沿襲地球被人類毀滅前的模式;游戲場所、商場依然是顯著的建筑構成……
更讓人難過的是,Eva發現:她之所以被同類首領接到了聚居地,并非因為她孤身一人流落在外,而是因為同類首領想要利用她的經歷與特殊能力。
劇集改編自Tony DiTerlizzi同名著作,筆者還沒有閱讀原著,但是通過劇集,感覺到了編劇、導演的內心矛盾。他們似乎對人類是絕望的,但對地球又充滿希望。
他們對外星生物落腳的地球的設想是多么生機勃勃、色彩斑斕、充滿希望,對人類聚居地的設想就有多么枯燥、乏味、冷酷、蒼白。
這種矛盾不僅體現在他們對地球與人類聚居地的反差式構建,更體現在他們對人類行為的無情嘲諷。
如果說第一季編劇、導演借外星生物之口譴責了人類對地球的毀壞,第二季則自己通過人類的行徑展示了人類的無趣、乏味與殘忍,更呈現了人類是多么善于摧殘與毀滅。
比如,第二季因為遇見了Eva之外的人類,羅文德和阿頭被人類變成了實驗標本,他們在實驗室發現了更多的外星生物正在遭受人類摧殘。
再比如,一心想要拯救外星生物和地球的Eva,因為被人類追捕,反而暴露了外星生物在地球生息繁衍的能量之源。
然后劇集用了一個末日滅絕式的震撼結束了第二季的故事。
Eva與能量之源的連接,被愛她的“姐姐”斬斷,Eva的生命也瞬間凋零,地球上生存的所有生物也隨著能量之源的異動變得枯萎,原本郁郁蔥蔥、生機盎然的地球瞬間變成一片死寂。
某種程度上,劇集的第一季故事是一則悲傷的科幻童話,第二季故事更像是一則暗黑的科幻未來,是第一季故事的成長與延續。
那么,第二季劇集結尾,看似消亡的Eva和地球上所有枯萎的生命還有救嗎?一切還要看是否會有第三季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