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原鄉
文/王云
未見世界時,書籍是世界的外延,見過世界后,書籍又成為世界的注腳。在人生的長河中,有那么一縷香氣,它穿越時空,溫柔地纏繞著我,成為我的精神原鄉,那便是書頁的芬芳。自童年懵懂,至青春悸動,再至高中苦讀,直至大學深造,步入社會成長,閱讀始終如影隨形,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童年最初的記憶里,總浮動著樟木書箱的幽香。那口褪了朱漆的舊木箱是母親的陪嫁,擱在朝南的雕花木窗下,陽光漫過老式銅鎖,在箱面斑駁的漆紋間游走,像極了大觀園里被歲月摩挲過的游廊欄桿。七歲那年的梅雨季,我踮腳掀開吱呀作響的箱蓋,潮濕的墨香裹著發黃的連環畫撲面而來。最上層的《黛玉進府》畫頁已微微卷翹,泛著古舊的光澤,卻讓金陵城的亭臺樓閣在陰雨天里愈發璀璨。
畫中游廊的朱漆欄桿似乎還留著匠人掌心的溫度,黛玉的素色裙裾掠過太湖石時,我恍惚聽見環佩叮咚的清響。當連環畫里的寶玉掀開紗窗,分明有真實的陽光漏進來,落在我膝頭的《寶黛共讀西廂》畫冊上,將湘云醉臥的石凳曬得微暖。那個夏天,我總把涼席拖到書箱旁,任樟木香與油墨味在鼻尖纏繞,用蠟筆在廢紙上涂抹想象中的大觀園,直到暮色浸透窗欞,父親嗔怪著把我從滿地畫稿里拽起來。
初二那年暮春,語文老師家的書房成了我的桃花源。推開那道覆著爬山虎的綠漆鐵門,滿墻頂天立地的書架總讓我屏住呼吸,爬山虎新抽的嫩須正勾著《牡丹亭》燙金的書脊,書頁里沉睡的杜麗娘仿佛就要被綠意喚醒。韋老師常穿月白色斜襟衫,黑發綰成松松的發髻,她教我辨認不同版本的《牡丹亭》時,青瓷盞里的碧螺春正氤氳著水汽?!斑@版插圖是絕美的?!彼讣鈸徇^泛黃的冊頁,“你看杜麗娘的水袖,是不是像要飛出紙面?”那個落雪的周末,我蜷在書房角落讀《邊城》,湘西的櫓歌混著窗外簌簌的雪聲,竟在燒水壺的嗡鳴里織成奇妙的合奏。韋老師悄悄在我膝頭蓋了條絨毯,玻璃窗上的雪花映著臺燈暖光,把書頁上的吊腳樓染成琥珀色——恍惚間翠翠就立在渡船頭,發梢沾著酉水河與雪粒凝成的晶珠。那年抄滿三個硬皮本的詩句,至今仍夾著幾片干枯的桂花——是中秋夜讀《陶庵夢憶》時,從老師院里的老桂樹上飄落的,當時月光正把張岱的西湖夢影拓印在青磚地。
高二那個焦灼的晚自習,李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月光淌在成摞的模擬卷上,她忽然從抽屜取出布面精裝的《西方哲學簡史》,書脊的燙金已有些剝落,卻讓塞涅卡的箴言愈發灼目。“焦慮時就讀讀斯多葛學派?!彼劢羌毤y里漾著溫柔,“你看,塞涅卡說‘生命如同故事,重要的不是長度,而是質量’。”那夜我抱著書穿過紫藤長廊,風里飄著夏花的暗香,哲學家的箴言在胸腔發燙,竟比月光更亮。從此,我開始廣泛涉獵不同領域的書籍,從科普書籍到歷史傳記,從哲學思考到藝術鑒賞??档碌男强张c老子的道開始在筆記本邊緣對話,敦煌壁畫里的飛天伴著《藝術的故事》起舞,不同文明的篝火在字里行間噼啪作響,照亮認知的疆界。
大學圖書館的穹頂下,教育經典的鉛字在春夜發酵。我常在閉館音樂響起時驚覺,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的剪影,正與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在窗欞投下的光柵里重疊。帕克·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淋濕眼眶那夜,恰有早櫻掠過《愛彌兒》的書脊,將盧梭的自然教育理念染成緋色。那些與先哲對話的時辰,總讓我在晨光漫過二十四史書架時,發現批注已被染成金箔——原來蘇霍姆林斯基的玫瑰花,早已在某個批注間隙綻放。
我如愿以償地選擇了教育這一事業,步入社會,繁重的工作并沒有擊退我閱讀的熱忱。當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翻開一本好書,就像是找到了一個寧靜的港灣,讓我在文字的世界里得到放松和慰藉。
我開始更加有選擇性地閱讀,不再只是追求數量,而是更加注重書籍的質量和內涵。那些能夠引發我深思、拓寬我視野的書籍,那些關于職場、管理、心理學的書籍,成為了我閱讀的首選。通過閱讀,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如何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去應對各種變化。閱讀,也成為了我與同事、朋友之間交流的重要話題。我們會分享彼此的閱讀心得和感悟,這種交流不僅增進了我們之間的友誼,也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書籍中的思想和觀點。
在繁忙的工作中,我逐漸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我會利用碎片時間進行閱讀,比如午休間隙、下班后的等待時間等。同時,我也會制定每周的閱讀計劃,確保自己能夠有足夠的閱讀量。這些習慣,讓我能夠在忙碌的生活中依然保持對閱讀的熱愛和追求。
那天整理書籍時,忽然落出一張泛黃的借書卡——1998年《新月集》的借閱記錄,晨光穿過玻璃,將韋老師清秀的鋼筆字跡鍍成金色,恍惚間又看見梳著馬尾的女孩,正踮腳夠向書架上層的《唐宋詞選釋》。那夜批改作文至凌晨,臺燈下翻開學生贈送的《陶淵明集》,忽有干枯的桂花從書頁間飄落。這縷穿越十二載光陰的香氣,輕輕落在“勤靡余勞,心有常閑”的字句上,恰似當年韋老師為我批注的朱砂圈,在墨香里永遠鮮妍。
如今,我已經走過了人生的多個階段。但無論走到哪里,那縷書香始終伴隨著我,它是我成長的見證者,也是我心靈的棲息地。那些途經生命的書頁,既是叩問世界的長卷,也是安頓靈魂的歸舟。無論是驅趕迷茫,還是對抗平庸,閱讀都是一劑良藥!
作者簡介:王云,筆名南方姑娘,重慶文學院第三屆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供職于南川區某機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