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續(xù)開啟一個新的系列,從修煉角度看《道德經(jīng)》,這塊還是隨著自己狀態(tài)來更新?!?/blockquote>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先從文字語義角度來解讀:能夠用語言描述的“道”,
就不是那永恒不變、超越言語的真正大道;
能夠被命名的“名”,也不是那亙古長存、涵蓋一切的真實名相。
解決了文章詞義,那開始從修煉的解讀:
宇宙真正的“大道”,如同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狀態(tài),
幽深寂靜,無形無象,
根本無法用言語去形容,也無法用心思去揣度。
一旦我們開口去說它是什么,給它一個定義,
那已經(jīng)是它顯現(xiàn)出來的作用或某個側(cè)面了,
好比我們能看見的只是“道”發(fā)出來的光芒,
而非“道”本身那幽不可測的源頭。
同樣,我們給事物取的名字,
也只是為了方便交流的符號,
而非事物永恒的真性。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p>
“無名”的狀態(tài),
是天地萬物形成之前的本初、混沌狀態(tài);
“有名”的狀態(tài),
則是大道化生萬物之后,
成為養(yǎng)育萬物的根源,如同母親一般。
修煉的解讀:
“無名”之時,
大道冥于太空,
鴻蒙未判,
一氣尚在虛無之中,
這是天地宇宙的“開始”。
待到“有名”之后,
天地開辟,陰陽分化,
這大道便寄托于天地之間,
化生出形形色色的萬物,
成為萬物生長發(fā)育的“母親”。
他特別指出,這從“無”到“有”的轉(zhuǎn)化,
關(guān)鍵在于那“一團元氣”的萌動與流行。
這“元氣”是宇宙的生機,
也是人身修煉的寶貝。
實際上,這“元氣”既是推動宇宙運動的最開始源動力,
也是生命發(fā)育演化的源動力。
不然,生命如何能從一個受精卵不斷分裂分化成有血有肉的肉人呢?
推動生命生長發(fā)育的背后的力量,
就是“元氣”。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竅?!?/p>
所以,要常常保持無欲的虛靜狀態(tài),
去體察“道”那幽深微妙的本體;
也要常常在有心覺照的狀態(tài)下,
去觀察“道”顯現(xiàn)出來的萬千氣象和運作規(guī)律。
修煉解讀:
這段是修煉的核心所在,也是關(guān)鍵法門!
“常無欲以觀其妙”:
他認為,這“無欲”,
就是要讓心神徹底安靜下來,
不起一絲雜念,如同止水明鏡,
這樣才能體悟到大道那幽玄奧妙的本體,
那“先天一氣”的虛無景象。
這是一種返本歸元、回歸生命源頭的靜觀。
“常有欲以觀其竅”:
這“有欲”并非指世俗的貪欲,
而是指在清醒的覺知和微微的意念下,
有心地去體察大道在我們身心之中顯現(xiàn)的關(guān)鍵之處——“竅”。
這個“竅”就是修道人常說的“玄關(guān)一竅”。
黃元吉真人認為,
它是當(dāng)身心靜定到一定程度,
陰陽將要交合、生機將要萌發(fā)的那一剎那的“虛無窟子”、“動靜之樞”。
能觀到這個“竅”,
就找到了生發(fā)能量、凝煉神炁的門戶。
他強調(diào),修道之人,下手做功夫,
就要在這“一呼一吸”之間,
體驗“無”與“有”。
吸氣時,心神內(nèi)斂,萬念俱消,
這是“無欲觀其妙”的境界,歸于虛靜;
呼氣時,若有若無,微微覺照,
則是從靜中觸動生機,這是“有欲觀其竅”的運用。
一呼一吸,便是陰陽動靜的體現(xiàn)。
聯(lián)系方式
可掃下面二維碼添加我為好友。
歡迎咨詢
添加老師微信
獲取更多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