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作戰中,先后有27位軍長參戰,肖新槐便是其中之一。當時,肖新槐的職務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第66軍軍長。然而,在初步確定的評銜名單中,卻沒有肖新槐的名字。
對此,朱德疑惑不解。難道肖新槐的名字是漏下了嗎?想到羅榮桓一貫嚴謹的工作作風,朱德覺得這件事一定另有原因!
1954年,在新中國成立5年后,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有了政治和物質的堅實基礎,已經具備了評定軍銜的條件。
1955年2月8日,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并獲得了毛主席的批準。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的通過,標志著經過5年時間醞釀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誕生了。
在這個條例中,將解放軍的軍銜定為從大元帥至列兵6等19級。其中:
“元帥2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元帥;將官4級: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4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級:大尉、上尉、中尉、少尉;軍士3級:上士、中士、下士;兵2級:上等兵、列兵。”
此時,元帥和大將的名單已經基本確定下來。此外,中央軍委副主席彭德懷和解放軍總干部部部長羅榮桓簽署的預授上將的名單,也已經上報給了毛主席。
經過討論后,將上將名單暫定為51人,之后又增加了1人。
3月8日,在彭德懷主持的中央軍委第25次會議上,確定了授予上將的52人名單。
在上將的名單確定后,中將的評銜工作也正式啟動。很快,各單位便報上來了各自的名單,總共有200多人。
對于報上來的這200多位解放軍將領,羅榮桓主持總干部部和總政治部單進行了逐個審查和反復衡量,并與各單位廣泛交換了意見,削減了其中的14人,得到了190人的名單。
5月6日,經過近兩個月的調整后,由于彭德懷有事外出,賀龍主持了中央軍委會議,通過了現役軍官175人評銜名單。
6月,擬定授予中將名單,在減少1人又增加了1人后,最終確定為175人。肖新槐便是175位中將之中的一位。
9月27日,由于林彪、劉伯承和葉劍英不在北京,毛主席將元帥命令狀,分別授予了朱德、彭德懷、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等7位開國元勛。
在元帥授銜儀式結束后,周恩來總理分別將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軍銜的命令狀,授予在京各位將官。
當天,從周恩來總理手中接過中將軍銜的命令狀時,肖新槐的心中有著和其他中將不一樣的激動。
按理說,肖新槐被授予中將軍銜,是水到渠成的。然而,肖新槐中將的評定,卻有過一個小插曲,讓他差點與開國中將擦肩而過。這是怎么回事呢?
肖新槐出生于1907年,在20歲的時候便參加了中國工農革命軍,后又參加了湘南起義,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黨的培養下,肖新槐在軍隊中的職位逐漸上升,于1949年1月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6軍的首任軍長,其搭檔為政委王紫峰。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的時候,第66軍駐扎在天津一帶,擔負著海防任務。
然而,由于沒有什么作戰任務,第66軍在這年秋收的時候,全部分散在河北、天津各地負責秋收。
那時候,美國飛機飛到中國東北邊境上空,對安東實施了多次轟炸,將戰火燒到了中國境內。
對此,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在經過艱難的抉擇后,決定出兵朝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并迅速組成了中國人民志愿軍,任命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委。
10月19日,在彭德懷的率領下,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8、第39、第40、第42軍和炮兵第1、第2、第8師以及一個高射炮團、兩個工兵團,先后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北部地區,第50軍則留在了東北。
此時,肖新槐雖然不懼怕戰爭,但怎么也不會想到,第66軍會被抽調入朝參戰。
然而,在進入朝鮮后,彭德懷認為當前的戰爭形勢,先期入朝的4個軍,是無法滿足抗美援朝作戰的需要的。
考慮到第66軍就在天津附近,入朝參戰所需的時間較短,便致電毛主席,建議將第66軍調入朝鮮。
對此,毛主席表示同意,并立即致電第66軍:“命肖新槐火速進京領授任務。”
10月23日,肖新槐來到北京,從毛主席的口中領受了立即入朝參戰的任務。
隨即,解放軍第66軍改稱為志愿軍第66軍,并迅速集結在一起,準備入朝參戰。
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0軍第118師在溫井附近設伏,成功殲滅了冒進的南朝鮮軍第6師第2團,取得了入朝后的第一次勝利。
這一天,也是志愿軍入朝后打的第一仗,后被確定為毛主席確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當天,志愿軍第50軍奉命入朝參戰。僅僅一天后,肖新槐和王紫峰便率領志愿軍第66軍,進入朝鮮。
這兩個軍的加入,增強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實力。在之后的作戰中,肖新槐率領的第66軍表現越來越出色,連彭德懷都夸贊道:“第66軍一仗比一仗打得好!”
1951年4月,在完成了志愿軍司令部分配給他們的任務后,肖新槐和王紫峰率領第66軍回國。
此時,由于多年征戰,肖新槐的身體損傷嚴重,不得不脫離了軍隊,進行休養。
那時候,肖新槐認為自己的身體不可能快速治好,便主動放棄了組織給他安排的高級療養所,選擇了回到故鄉湖南省宜章縣。
在家鄉,肖新槐雖然是休養,但卻沒有享受安逸,而是披著一件舊軍大衣,和普通農民一樣,以小菜粗米飯作為一日三餐,過著樸素的生活。
當時,除了休養身體外,依然不忘為黨和國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例如,肖新槐成功勸說鄉親們,支持國家的糧食統購統銷政策。
1955年,羅榮桓將總干部部經過反復討論后擬定的授銜名單,交到朱德總司令手里,征詢意見。
在看了幾次名單后,朱德發現沒有肖新槐的名字,便看著羅榮桓問:“這就是全部名單了?怎么沒有肖新槐?”
聽了朱德的話,羅榮桓根據中央確定的評銜規定,解釋說肖新槐已經離開了軍隊,已經失去了參加評銜的資格。
對于羅榮桓的解釋,朱德也是知道的,但他覺得肖新槐是一個特例,應該特事特辦,便說:“把肖新槐的名字加上去,這上面不能沒有他的名字?”
看到羅榮桓為難,朱德在與彭德懷和陳毅等人取得一致意見后,拿著名單找到了毛主席。
經過了解后,毛主席也認為肖新槐評銜資格,便說:“肖新槐應該參加,授予中將最為合適。”
就這樣,肖新槐便受邀來到北京,參加了9月27日在國務院舉行的授銜典禮,成為了175位中將之一。
1956年1月,肖新槐被任命為山西省軍區司令員。
然而,肖新槐的身體實在無法承受,在任職半年后,只好再次離職休養。
7月,老戰友王紫峰接替肖新槐,再次擔任了山西省軍區司令員。
之后,肖新槐回到老家宜章。休養期間,肖新槐仍然關心軍隊建設和國家大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