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消費綜合報道】據中國消費者協會5月8日官網消息,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461767件,同比增長33.33%,解決261218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3723萬元。
東方IC
其中,在投訴熱點分析及典型案例板塊,提到新能源汽車行業中三類新問題投訴較為集中。
具體而言,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加劇、銷售模式轉變及產品更新節奏加快,一些企業在營銷和售后服務中存在不規范現象,導致糾紛的發生。
主要表現為:一是定金退款爭議頻發。新能源汽車行業大多數廠商采用預售模式,部分消費者支付定金后,因車輛交付延遲、配置與宣傳不符等原因申請退款,但商家以“訂單已鎖定不可更改”等為由拒絕退還。二是車型更新引發老車主不滿。部分消費者反映,剛購車不久廠家即推出配置更高、價格更優的新款車型,消費者心理落差明顯。三是補貼兌現落空引發糾紛。商家在宣傳中承諾的政府補貼、置換補貼或其他優惠在實際交付過程中未能兌現,從而引發糾紛。
對此,消協給出意見,即作為當前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之一,新能源汽車行業企業應摒棄“重營銷、輕履約”的短視行為,強化合規銷售和售后保障,建立消費者的長期信任。在銷售協議等條款中應清晰標注車輛配置、交付時間、退款條件等;明示各類補貼政策適用范圍、申請流程及截止時間,不隱瞞限制條件。加大對價格變動和車型更新等營銷環節的信息披露,平衡好企業自主經營與消費者體驗之間的關系,切實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南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