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來自四川大涼山的 00 后 “異瞳” 男生王金,因在內蒙古鄂爾多斯拍攝治沙視頻迅速走紅網絡。
4月初,他在社交平臺發布的沙漠喝水視頻引發關注,其左眼失明形成 “異瞳”,仍堅持在沙漠種樹的勵志故事,更是觸動無數網友。
從 4 月 9 日發布首條視頻至 5 月 7 日,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他在某平臺的粉絲量便突破 210 萬。
然而,與王金有過短期合作的楊先生卻爆料,王金多期治沙視頻實則由團隊策劃、包裝,并非獨立完成。
楊先生還指責王金在走紅后突然單方面宣布終止合作,稱其行為屬于 “過河拆橋”,這一說法又將事件推向新的輿論焦點。
01、楊先生的說法
楊先生透露,4 月上旬他留意到王金發布的視頻在網絡引發關注,便主動聯系這位彼時在內蒙古從事司機工作的四川大涼山 00 后 “異瞳” 男生。
為打造差異化賬號,楊先生團隊決定以治沙為切入點,為王金量身打造人設,“這個賽道做的人少,而且正能量題材容易出圈”。
4 月 20 日,楊先生團隊奔赴內蒙古開啟與王金的合作,全面負責賬號的孵化運營。
在團隊的策劃、拍攝與剪輯下,王金的賬號迅速漲粉,截至 5 月 7 日粉絲量突破 210 萬。
但楊先生同時爆料,王金的治沙視頻大多為擺拍,并非真實記錄,其爆火背后離不開團隊的專業包裝與運營。
對于公開揭露王金 “擺拍” 一事,楊先生道出背后隱情。
他表示,雙方合作僅 12 天,王金便毫無預兆地單方面終止合作,不僅突然失聯,還將團隊成員全部拉黑。
楊先生強調,此番爆料并非為重新協商賬號收益分配:
“從日薪 300 元到日入過萬,我們全力扶持他成長,可他卻選擇如此決絕的斷聯方式,這關乎誠信與情義,不是單純的經濟糾紛。”
但實際情況是,雙方合作全程未簽訂書面合同,僅口頭約定賬號收益 “五五分成”。
楊先生透露,團隊曾多次提議簽訂正式合同,均被王金拖延。
盡管合作期間 10 萬余元收益已按約定分成,但團隊 12 天的差旅、設備等運營成本就超五六萬元,“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更讓人心寒的是對方的處事態度。”
02、王金的說法
5 月 7 日,當事人王金正面回應與楊先生團隊的合作爭議。
他坦言,雙方確實存在為期 12 天的合作,但過程中矛盾不斷。
王金表示,合作期間,楊先生團隊不斷推動他進行直播、承接廣告,這些商業化行為與他的初心背道而馳。
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楊先生提出長達 5 年的簽約要求,在他看來,這嚴重限制個人發展,會陷入被他人支配的困境,因此果斷拒絕。
針對楊先生的指控,王金反駁稱這是對方因利益分配不滿而發起的惡意抹黑。
為自證清白,他曬出多次向楊先生團隊轉賬的記錄,累計金額超 6 萬元,試圖用實際證據打破不實言論,這場風波背后的真相也愈發撲朔迷離。
面對楊先生團隊關于 “立人設、擺拍” 的質疑,23 歲的王金予以堅決否認。
他表示,前往內蒙古參與栽柳治沙,純粹是因為父母在當地從事這項工作,四月初他也加入其中,絕非為了打造網絡人設或運營賬號。
“拍視頻只是想記錄和父母一起治沙的日常,從沒想過要當網紅。” 王金強調。
為佐證自己的說法,王金向記者出示了一份工作證明。
該證明顯示,自 4 月 7 日起,他已入職甘肅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正式崗位即為栽柳,進一步表明其治沙工作的真實性,試圖回應外界對其治沙行為的種種猜測 。
針對楊先生 “團隊全方位扶持” 的說法,王金提出異議。
他承認,楊先生團隊曾協助管理粉絲群,五一期間發布的視頻也采用了對方的策劃方案,但堅決表示,視頻的拍攝與剪輯全程由自己獨立完成。
王金進一步透露,關于簽約問題,團隊起初曾表示若他不愿簽約,可按日結算報酬,這與楊先生后續的指控存在明顯分歧,雙方各執一詞,讓這場合作糾紛的真相愈發模糊。
03、網友的看法
有網友說,一看就是擺拍,這種賬號應該發現一個封一個,可惜平臺也要流量,所以助長了這種歪風邪氣,希望有關部門加強對短視頻平臺的監管。
還有網友說,所以這年頭我知信央視發發,其他的兜先當小品看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也就是這么慢慢沒的,都不知道是真是假。
還有這個網友,隨手拍個視頻記錄生活,隨手發網上,沒想到火了,沒想當網紅,這幾句熟悉的話就說明一切都是假的。
甚至還有網友稱自己又被騙了,又上當,還點贊了的,還推薦了的,這些為了流量的人,什么事都做得出來。
如此種種,可以看出,網友是相信楊先生的,但至于王金的說法,明顯有點自圓其說。
其實,當網紅也沒有錯,但不該拿正能量的事情來擺拍,或者真要擺拍,就一直擺拍到底,天天堅持做這樣的事情。
不然,紅的快,涼的也快,只會像他自己說的那樣:感覺像做夢一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