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2016年,一顆創新的種子——“創智匯”大賽,在安徽肥西這片熱土悄然扎根。
從名不見經傳的縣級賽事到影響力輻射長三角的雙創舞臺,肥西“創智匯”雙創精英挑戰賽始終肩負“培育創新基因、鏈接產業資源、賦能城市未來”的使命,歷經九載深耕,先后吸引878名雙創人才參與,遴選并獎勵雙創人才121人,其中15人入選省級以上重點人才項目。
這些數字不僅是榮譽的累積,更是肥西構建創新生態系統的生動注腳——在這里,“你的創意值得被看見”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化作實打實的政策支持與產業賦能。
第九屆“創智匯”比賽現場。肥西縣委人才局供圖
有人不禁會問,“肥西憑什么?為什么選擇肥西?”答案便藏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創新沃土。
在這片被稱作“七上肥西”的熱土上,即“高鐵上、高速上、高架上、地鐵上、機場上、運河上、云上”,高鐵網絡織就立體交通動脈,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先進光儲、低空經濟等蓬勃發展的“5+X”產業如同五顆璀璨星辰,是創業者破土成長的沃土。
“2018年落地肥西時,我們團隊只有2個人,當年的銷售額僅有3萬元。”回望來時路,拉塞特機器人創始人曹井管十分感慨。
如今的拉塞特已成功切入畜牧業機器人賽道,獲溫氏集團和肥西天使基金投資,2024年產值近7000萬元,擁有各類研發人員85人,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不止于此。艾創微電子、小步智能、中科博諧、中科靈犀、麟圖科技……這些從“創智匯”走出的企業,用實力詮釋著“創新無界,夢想有為”的真諦,已成為各自領域的先行者和佼佼者。
第九屆“創智匯”比賽現場。肥西縣委人才局供圖
如果說硬核實力是肥西的底氣,那么軟環境則是這座城市的靈魂。
在這里,百萬人口、基金叢林、人才政策、營商環境,豐富的要素保障營造為企服務新生態,肥西以“全鏈條、全天候、全過程”的服務,幫助“創智匯”參賽者走好創新創業“第一步”。
為了吸引科創人才落戶,保障科創項目落地,肥西打出一套組合拳:推出純信用“人才貸”,破解人才創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累計授信突破億元;獲獎人才直接認定為縣高層次人才,享受住房、子女教育、就醫綠色通道、人才碼等一攬子生活保障,干事創業無后顧之憂……
企業的需求在哪里,增值服務就延伸到哪里,肥西的吸引力得到持續釋放。截至目前,“創智匯”大賽累計從縣外引進初創項目61個,其中20家已成長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成為規上企業,1家成長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當然,賽事本身也在不斷突破與超越。本屆賽事在傳承往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全面優化賽制設計,打造“賽事+孵化+資本+政策”四位一體的創新生態閉環,為參賽者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在賽道精準化上,聚焦肥西縣“5+X”產業,緊扣“五比五拼”行動部署,推動參賽項目與地方主導產業發展深度協同,同時設置未來產業賽道,挖掘更多可能性與增長點。
科大硅谷肥西園。肥西縣委人才局供圖
在評審專業化上,即采用“概念驗證+實地走訪+現場答辯”的評審模式,重點考察項目的技術先進性和市場可行性,邀請長三角區域專家異地評審,最大限度保障賽事公平公正。
在扶持體系化上,規定優勝項目可獲得啟動資金、場地、融資、人才服務、場景應用等系統支持,綜合支持力度最高可達千萬元,真正實現“扶上馬再送一程”的全周期護航。
此刻,第十屆“創智匯”已敞開懷抱,向全球英才發出最誠摯的邀約。無論是手握顛覆性技術的科研新星,還是懷揣產業抱負的行業先鋒,這里都有屬于你的舞臺。(呂歡歡、張星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