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峽導報報道,臺海局勢持續緊繃,英國雜志《經濟學人》一篇文章指出,隨著中國大陸持續對臺施壓、美國威懾力逐漸喪失,臺海局勢正面臨關鍵轉折。若美國總統特朗普為避免與中國大陸發生核沖突,可能選擇與中國大陸達成實質等同放棄臺灣地區的協議。文章提出了其中的“關鍵變數”,在特朗普統治下,美國嚇阻力正在流失。盡管特朗普與其“鷹派”團隊屢提“以實力求和平”,并聲稱對中國大陸貿易戰與戰略重心轉向亞洲反映他將中美對抗視為外交核心,但實際效果卻適得其反。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發動全球關稅戰,不至于讓美國在印太地區盟友斷交,卻會極大地影響它們對于美國的信任。再加上,賴清德與國民黨主導的臺民意機構以及新興“第三勢力”共同執政,導致政治僵局。賴清德對中國大陸以及藍白兩大在野黨的強硬態度,更進一步加劇了臺灣社會撕裂。因此,《經濟學人》雜志的文章認為,一旦美國的“保臺”承諾若動搖,臺灣地區或將失去自我防衛的決心。特朗普可能會在未來的某一時刻提升與中國大陸的對立程度,也可能會與中國大陸達成協議,放開對于臺灣地區的掌控力度。
近日,賴清德極力宣揚 “臺獨” 謬論、販賣 “兩國論”,大肆渲染 “大陸威脅”,甚至把大陸界定為 “境外敵對勢力”,并拋出所謂的 “因應五方面威脅” 的 “17 項策略”,再次暴露出其頑固 “臺獨工作者”“兩岸和平破壞者”“臺海兵兇戰危制造者” 的真面目。賴清德在 “臺獨” 邪路上的爆沖,與美國的默許和縱容脫不了干系。美國國務院官網刪除了體現一個中國原則,不支持 “臺獨” 的重要表述。不僅如此,美國政府還解凍 8.7 億美元對臺所謂的 “軍事援助”,這無疑是對 “臺獨” 的默許和縱容。
中國臺灣地區(資料圖)
其實臺灣自己現在也亂得很,領導人賴清德跟國民黨對著干,加上中間派勢力,三方誰也別想做主。賴清德一直強硬反中,結果臺灣內部藍綠對立越來越嚴重,年輕人看著都煩。美國這邊,特朗普搞保護主義,跟盟友關系也僵。日本韓國這些國家雖然沒跟美國翻臉,但都不想被卷進臺海沖突。美國自己搞經濟優先,萬一真打起來,特朗普可能覺得核沖突太危險,干脆放棄臺灣算了。美國現在保臺的底氣越來越虛。以前說“戰略模糊”,現在連模糊都快保不住了。
今天解放軍的反“臺獨”反干涉演訓及其他軍事行動可謂“演無常法、海無常態”了,演訓隨時可能演變為收臺之戰。第一,未來解放軍對臺軍“海峽雷霆”演習不會停止,只會越來越強、越勒越緊。第二,解放軍已完全掌握臺島“綜合制權”,什么時候軍演,無提示、預警、無預演,隨時變成實戰;第三,解放軍已做好隨時待戰、全時能戰的準備,賴清德可能成為“斬首行動”的首要目標。如果賴清德繼續挑釁,解放軍勢必進行更高層級的軍演,最居進逼臺海海岸,賴清德將迎來被“活捉”、被-“斬首”的最終命運。
當然,還有個最重要的原因,中美之間的實力對比正在發生變化,中國在全球軍事支出中的排名已經上升至第二位,海軍力量的壯大更是讓世界矚目。這樣的軍事實力,加上中國在“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上的提升,使得美軍在未來可能的臺海沖突中難以輕易介入。臺灣必定回歸,而且這一天,將越來越近,美國若膽敢出兵,那么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既得利益和軍事存在,將遭受致命打擊,甚至是被徹底摧毀,作為生意人,這一點,特朗普從一開始,就看的很清楚。
特朗普(資料圖)
從更深層次看,美國打“臺灣牌”是其維護霸權地位垂死掙扎。近年來,中國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在亞太地區影響力與日俱增。曾經,美國在亞太地區橫行霸道、說一不二,是這片區域絕對霸主。如今,隨著中國在經濟、科技、軍事等領域全面崛起,美國在亞太地區影響力逐漸式微,其昔日的輝煌正被中國的光芒所掩蓋。這種此消彼長的態勢,讓美國感到深深的恐懼和不安。為維持其區域霸權,美國試圖通過提升臺灣“國際能見度”、強化美臺官方聯系,向盟友展示其“領導力”,同時遏制中國影響力擴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