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農業技術中,蘊含著應對天氣變化的豐富智慧。例如,中國農民依據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利用梯田和溝渠系統抗旱防洪;采用“熏煙法”防霜凍、用“姜閣”保種催芽、用秸稈覆蓋防寒越冬;此外,農戶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靈活選擇作物,災后則通過補種速生菜來減少損失。
時至今日,農業系統正在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氣候變化影響。在我們的傳統農業智慧寶庫中,還有哪些技巧可以拿來復用?在現代科技手段中,又有哪些驚喜值得發掘呢?在綠色和平的《節氣的時差》研究報告發布會上,我們聽到了來自云南和廣西一線的農村社區管理者、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技術派副教授、長期關注生態農業技術的學者的洞察。
劉良,廣西國仁農村扶貧與發展中心主任
廣西氣候特征中桂南與桂北差異顯著:桂南無冬季,夏季超半年;桂北冬夏延長,四季模糊。由于整體降水減少、氣溫上升,喀斯特山區生態脆弱性顯著。需因地制宜制定適應策略, 融合本土知識、品種優化和技術創新,同時重視小農需求與小尺度解決方案,在文化、生態與科技協同中構建韌性。
●傳統作物品種可能更能適應極端氣候
2023年干旱導致桂北兩季水稻改為一季,傳統品種比雜交稻更具產量韌性。桂西/桂南山區老品種玉米因稈高易被臺風吹倒,農戶開始考慮矮稈雜交品種。
廣西農民采用本地老品種水稻在干旱氣候中表現不俗 ?鬼針
●傳統文化蘊含關鍵生態功能
1.喀斯特缺水地區保留“風水林”作為水源地和祭祀場所,本土知識中蘊含生態智慧,將文化實踐與資源管理結合,可以增強社區氣候韌性。
2.桂北柑橘區推廣絞股藍(一種本地草本中藥材)覆蓋,抑制雜草并保水,結合傳統覆蓋與現代技術。
喀斯特缺水地區保留“風水林”作為水源地和祭祀場所 ?鬼針
絞股藍覆蓋地表的樣子 ?dumpling_wh / Flickr
●小型水利設施“兜底”喀斯特巖溶地貌
喀斯特地區降水下滲明顯導致地表干旱,小型水柜等小型基礎設施可以調節生活與生產用水,緩解干旱,但極端氣候下仍顯不足。
農民修建“水柜”抵御廣西旱情 ?鬼針
熊亮,中國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副教授
農業技術創新和推廣需要“技術-市場-教育”三位一體,既要解決農戶生計問題,也要保護生態環境,同時通過品牌化和環保教育普及實現可持續影響。
● 通過技術實現環境效益,區域協作很關鍵
在廣西北海的對蝦養殖中,一項無抗生素養殖技術可以有效降低水體抗生素濃度,但需要區域協同投入基礎設施的建和和利用才能見效。環境友好技術的推廣重點在于幫助農戶穩定或提高收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性。
中國農業大學北海海岸帶生態農業科技小院在北海市銀海區福城鎮細端田村 ?熊亮
●環境效益不是孤立的,農業技術需要多方兼顧
在湖南寧遠,科技小院為當地稻煙種植提供技術優化,通過控肥增效、控藥減害實現增產增收;并在減少水資源使用的同時,要考慮是否會導致地表徑流的減少,影響當地兩棲動物棲息地水資源的變化。
中國農業大學湖南寧遠稻煙科技小院在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灣井鎮周家壩村-麻池塘村 ?熊亮
申頂芳,夢南舍可持續發展服務中心執行主任
云南的生態農業實踐表明,結合文化認同、生態智慧和產業創新,能夠構建氣候韌性強的可持續農業模式,同時提升農戶生計和社區活力。
●生態實踐需與地方價值觀契合
在云南信奉特殊相善宗教的少數民族地區推廣生態茶種植時,利用“農藥殺生”的信仰理念,使農戶更容易接受無農藥化肥的種植方式。 生態茶種植面積顯著擴大,其中一個村莊的無農藥化肥茶園超過5000畝。
夢南舍組織村民集體給樹升階,激活社區傳統知識,保護森林 ?夢南舍
●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
在干旱地區,通過在茶園種植樹木、增加綠肥和地表覆蓋物,顯著提高土壤濕度,改善茶葉生長環境。多樣化措施增強抗旱能力。
云南曼佤老寨通過雨水收集和喬灌草共生增強茶葉抗旱能力 ?夢南舍
●農戶不僅是技術接受者,更是研發參與者
讓農戶成為技術研發主體,例如云南村民創意解決黑熊偷吃蜂蜜的問題,體現地方智慧與創新。
云南村民自制防止黑熊偷吃蜂蜜的蜂箱 ?夢南舍
孔令鈺,食通社食農領域撰稿人
應對氣候變化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發展路線問題,需從工業化農業轉向更包容、尊重生態與小農權益的模式。農民因生態農業避免了農藥暴露,保護了自身健康,同時通過自主留種掌握了生計主動權。
●生態農業并非“低技術”
生態農業是基于生態學原理的高技術要求(如土壤生命管理、多樣化種植),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策略。生態小農可以通過多樣化種植、土壤健康管理(如覆蓋、微生物循環)改善土壤的透氣性和持水能力,有效應對氣候變化。
土壤生命管理、多樣化種植等都是生態農業高技術要求的體現 ?Shujin Liu;Elizabeth Dalziel / Greenpeac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