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與體制外,似乎有一道無形的屏障,將內外兩撥人分成了兩個大的群體。體制外大多數人認為,體制內的個公務員就是從古至今稱呼的“官”,而體制內的個公務員們則普遍認為自己不是“官”,更多的認為自己是“吏”。
那什么樣的級別可以稱之為“官”呢?這個沒有一定之規,也沒有形成統一的說法或者是意見,按照現有的行政序列來講,我認為被提拔后在重要崗位上的實職領導就可以算做是“官”,只享受相應級別的待遇,沒有實職的算不上是“官”。
以科級干部為例,我認為副科職可以算做是官,而副科級(或僅為四級主任科員)就算不上是“官”。
實際上,現在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官”的概念了,都是公職干部,安排在某個崗位上,能夠參與集體決策,那就是領導干部,退居二線不參與重大事項的集體決策,就是非領導干部。
與其糾結“官”不“官”的問題,還不如務實點,看下每個月能拿到多少薪水,能在個工作崗位上發揮多大作用,做出多大貢獻,更為實際。
今天要和大家繼續分享山東省青島市某區直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明細情況。這名公務員是某211高校的大學本科學歷,通過考公進入青島市體制內成為了一名區直單位的公務員,已經在體制內工作了6年多了,目前解決了四級主任科員的職級。
據他爆料,現在每個月扣除 住房公積金、社保和個人所得稅之后,每個月實發到他個人銀行工資卡上的薪水在8500元左右,每個月有細微浮動,但浮動不大,充分相信單位工資核定的 準確性,因此一般也不會去問工資發生細微變化的原因。
住房公積金每個月都能足額且及時注入他個人的公積金賬戶里,會受到短信提醒,每個月他雙邊公積金加起來一共有2800元出頭。
年底的時候,會收到兩筆錢,一筆是年終獎,另一筆是十三薪,兩筆錢合計大概30000元左右。
為了方便看全年的整體數據情況,還是對上述薪資數據進行一個簡單計算匯總。
可支配收入:8500元*12個月+30000元=132000元。
公積金收入:2800元 * 12個月 =33600元。
綜合收入:132000元+33600元=165600元。
青島市某區直四級主任科員公務員,全年可支配收入大概是132000元,其他的細小收入由于缺乏數據,沒有計算進去,不過也不影響大致的整體收入情況。
住房公積金全年收入是33600元,綜合收入達到了165600元。
對于上述這個全年的整體收入情況,大家覺得符合實際情況嗎?
免責聲明:本號對所有原創、轉載文章陳述與觀點均保持中立,內容僅供讀者學習和交流。文章、圖片等版權歸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系更正或刪 除。 本號文章里的數據來源于小編身邊的人、讀者投稿和網上論壇博主爆料的信息, 請注意甄別,謹慎采信。小 編盡力核準數據,因存在信息差,無法對所有數據的真實性打包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