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斐,字非文,無跡堂主人,上賢居士,1975年出生于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qū),獨立藝術家,現(xiàn)居北京,章楷創(chuàng)始人,百寺文化發(fā)起人,上海墨白文化官。孫斐先生自幼得乃翁教誨,后師承張德林先生,筑基國學,涵養(yǎng)詩文,遍臨名跡,精研古法,一直走在以正統(tǒng)為主的書學道路。其書風純正地囊括了二王一脈的手札墨痕,及顏真卿,黃庭堅,八大山人等諸家范本形跡。后基于敦煌遺書,佛遺教經(jīng),急就章之法度,形成自己的書法面貌。
在楷書與章草之間
——淺析孫斐的書法藝術
文/賈廷峰
中國書法作為一種獨具特色的傳統(tǒng)藝術,承載著悠久的文化傳承,是中華藝術的源泉。在傳承中如何注入新的生命力,融入當下并邁向未來,孫斐做出了他的獨特探索。
書法大致可分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五大類。隸書的字形寬扁,橫畫舒展悠長,豎畫則短促有力,呈現(xiàn)出沉穩(wěn)而不失靈動的美感。在書寫技巧上,隸書常以“一波三折”的運筆方式,充滿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展現(xiàn)出莊重典雅的氣質。
楷書由隸書演變而來,其特點是簡潔明晰,筆畫平直方正,結構嚴謹有序,書寫規(guī)矩森嚴,整體字形端莊穩(wěn)重,蘊含著法度之美。
而草書是書法藝術的極致表達,分為章草與今草。為了區(qū)別于后來的今草,人們將漢代的草書稱為章草。今草又分為小草與大草(也稱狂草),其中狂草最為奔放自如。草書最大的特點在于它的自由發(fā)揮與情感表達,狂放恣肆的線條、強烈的節(jié)奏感、抽象而空靈的章法、豐富而充沛的情感抒發(fā),構成了書法中的靈魂力量,體現(xiàn)出生命的律動與張力。
孫斐自幼隨父練字,幾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早年他以隸書入門,同時兼習楷書,打下了扎實的基本功。孫斐選擇了在隸書的基礎上,游走于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書法風格。這一選擇或許與他敦厚稚拙的性情有關,他扎根傳統(tǒng)、直面當下,不斷探索書法藝術走向未來的多種可能性。
孫斐那些帶有楷書意趣的草書作品,線條自然流暢、沉穩(wěn)雅致,在瀟灑酣暢的字里行間,始終掌控著書寫的節(jié)奏。其筆畫簡練卻富有連貫性,字形平正,運筆有力,作品中保留了隸書與楷書的筆意,呈現(xiàn)出一種靜謐而堅定的氣質。每個字獨立成形,排列整齊,法度嚴謹,充分展現(xiàn)了謙遜雅致的中和之美。這些特質在他的《心經(jīng)》和《金剛經(jīng)》作品中均有體現(xiàn)。
中國書法的藝術性古老深厚,在當今時代依然充滿活力,它兼具古典文化的內在秩序與現(xiàn)代藝術的個性創(chuàng)造,既古又新。如何在古老文明的基礎上實現(xiàn)當代轉化,并通過鮮明的個性藝術表達,留給了孫斐廣闊的探索空間。
讓我們共同期待!
心經(jīng)-紙本水墨-27x17cm
心經(jīng)-紙本水墨-138x69cm
心經(jīng)-紙本水墨-110x36cm
心經(jīng)-紙本水墨-100x25cm
心經(jīng)-紙本水墨-27x17cm
心經(jīng)-紙本水墨-27x17cm
心經(jīng)-紙本水墨-34x120cm
心經(jīng)-紙本水墨-138x69cm
心經(jīng)-紙本水墨-138x69cm
《山間天際》聯(lián)-紙本水墨-70x16cmx2
《青山綠水》聯(lián)-紙本水墨-70x16cmx2
《茶中靜品》聯(lián)-紙本水墨-70x16cmx2
歲寒知松柏-紙本水墨-70x16cm
金剛經(jīng)-紙本水墨-135×33cm
心經(jīng)-紙本水墨-19×18cm
心經(jīng)-紙本水墨-38×8.5cm
心經(jīng)-紙本水墨-25×17cm
心經(jīng)-紙本水墨-38×15cm
心經(jīng)-紙本水墨-43×18cm
心經(jīng)(折頁)-紙本水墨-26×8cm×4
空山-紙本水墨-35×119cm
神定-紙本水墨-138×68cm
藏-紙本水墨-138×68c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