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四川省級知識產權專項資金監管效能,確保項目實施質量與資金使用效益。近日,廣安市市場監管局三級調研員蔣德剛率知識產權科負責人及相關人員組成專項督導組,深入廣安高新區及四川蜀耕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開展省級知識產權項目督導。
在廣安高新區,蔣德剛主持召開了專利導航指導座談會。首先,廣安高新區管委會項目負責人匯報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專利導航”進展情況,廣安市市場監管局、鄰水縣市場監管局、園區管委會三方就專利導航進行深入交流。
蔣德剛指出,項目需緊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定位,聚焦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攻關,要注重專利導航成果與產業政策的銜接。管委會應加快建立專利預警機制,推動專利導航成果向標準制定、技術并購等方向延伸,助力企業規避知識產權風險,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
在四川蜀耕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檢查組重點督導“一種酸橙種子育苗機構(ZL202222990505.X)專利實施及產業化”項目。檢查組實地考察了該公司的中藥材示范基地,詳細詢問專利技術轉化過程中的技術難題與市場推廣情況。公司負責人羅超介紹,新型酸橙育苗機構項目的實施,促使酸橙育苗示范基地達50畝,年產增至50萬株,銷售額可突破200萬元。帶動周邊農戶種植面積擴大300畝,推動鄰水縣酸橙產業年產值增加800余萬元。企業計劃2025年聯合省農科院、西南大學等開展酸橙藥用成分提取技術攻關,進一步延伸產業鏈。
蔣德剛對項目成果給予了肯定,并要求企業強化專利運營能力,探索“專利+標準+品牌”一體化發展模式,推動中藥材產業向高端化、品牌化邁進。
針對項目資金使用情況,檢查組嚴格對照《四川省級財政知識產權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逐項核查預算執行、票據合規性及專款專用情況。檢查組對設備采購、知識產權相關事務費用等憑證與專利技術關聯性進行逐一比對,確保資金投向與項目任務書一致。
蔣德剛強調,專項資金是推動創新發展的“催化劑”,必須堅持“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他要求項目承擔單位建立資金使用臺賬,定期公示支出明細,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下一步,廣安市市場監管局將以此次督導為契機,會同鄰水縣市場監管局定期開展技術幫扶與政策解讀,推動知識產權專項資金項目高質量收官。(李福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