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上市保險公司的2024年成績單陸續揭曉。
縱然2024年的經營業績是可喜的,但對于保險公司來說,尤其是具備長期資金投資能力的人身險公司而言,更要看到短期經營之外的長期價值。
2024年9月出臺的《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十條3.0”)也指出,保險業要充分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因此,手握巨量長期資金的人身險公司必須“跳出保險看保險”,才能看明白保險負債端、投資端、服務端對眼前的社會責任、社會問題和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價值。
對于身為金融央企、壽險“頭雁”,立志“建設世界一流、負責任的壽險公司”的中國人壽而言更是如此。
近期,中國人壽發布《2024年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暨社會責任報告》,該公司連續9年獲得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保險公司法人機構A類評價,連續27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保持A類評級,明晟(MSCI)ESG評級躍升至A級,處于國內人壽與健康險業最高水平。
中國人壽充分發揮保險業“兩器”功能,著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服務網絡覆蓋全國各地,持續打通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新增承保老年群體 1.4 億人次,萬億級資金激活鄉村振興與綠色經濟,科技創新不斷提升客戶服務質效。
從守護“老少邊窮”的普惠承諾,到構建“9073”養老生態的探索實踐;從千億資金注入綠水青山的綠色答卷,到32.6億人次服務的溫暖守護……
這家壽險“頭雁”以“成己為人、成人達己”的企業價值觀,為社會責任履行輸出創新解決方案,詮釋金融央企的時代擔當和金融報國的生動實踐。
以主責主業解鎖長期發展密鑰
長期以來,中國人壽通過產品創新等方式,發揮服務網點遍布全國各地的優勢,持續加大對“老、少、邊、窮”地區的資源傾斜,積極向服務欠缺的地區提供保險服務,打通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在西藏,中國人壽積極響應援藏工作,盡可能地為西藏人民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在同為高海拔地區的青海,公司已累計為930多萬青海群眾提供保險保障;在黑龍江,公司積極助力邊陲鄉村構建“保險+養老”服務模式以及互助養老項目;在寧夏,公司通過“愛妮保”項目進一步擴大關愛婦女健康保險工作覆蓋面,有效提升婦女健康水平。
同時,該公司響應國家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戰略部署,結合兩鄉地區風險特點,為農村人口定制多樣化保險產品,有效緩解因身故返貧、因病返貧和因災返貧風險。目前,已形成包含壽險、健康險和意外險等多險類在內的涉農保險產品體系。
2024年,參與承辦超過200個大病保險項目,成為各地在大病保險領域的重要合作伙伴,有效緩解了參保人的高額醫療費用開支壓力,對支持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發揮重要作用。鄉村人口人身保險新增承保人次2.7億、新增保險金額32.5萬億、向463萬人次賠付158億元。
此外,通過多元化業務開拓,為小微企業、“兩新”群體、學生兒童、特殊職業群體等提供多元化的保險保障服務。2024年,中國人壽“兩新”人群專項保險產品的承保保費規模達9.75億元,保險金額約為1.1萬億元。累計為5691家小微企業提供風險保障,累計承保保費規模2762.34萬元;學生兒童群體保險共惠及少年兒童超7000萬人次;團險渠道為約969萬人次特定女性群體提供約1.6萬億元的保障金額;為約2730萬人次計生家庭成員提供約1.8萬億元的保障金額。
直面人口老齡化時代之問
目前,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養老需求逐步提升。但由于前些年養老健康市場一直處于發展早期,供給力量不足,直到作為長期資金的險資進入后,發揮支付端的優勢,才極大促進了各類養老服務的迭代。
事實上,養老和健康是分不開的,必須要有多元化的專業服務,才能讓人民群眾過上“老有所養”的品質晚年。
這些年來,中國人壽積極落實大健康、大養老戰略,“保險+康養”戰略有序推進,2024年新增承保老年群體達1.4億人次。不僅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多元化的養老保險產品,還在服務端實現“9073”模式的養老服務供給。
在基本養老保障需求方面,公司創新產品開發,為各年齡段的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養老保險產品選擇。
不僅推出“鑫耀鴻圖(2024版)”“鑫意寶”等產品,升級優化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產品貨架,還推出針對中老年群體健康保障需求的“國壽銀齡無憂特定疾病醫療保險”,該產品覆蓋多種中老年高發特定疾病及手術醫療保障;迭代“銀齡安康”產品線,針對老年人旅游和特定場所等場景提供意外傷害和醫療保障。
在養老服務布局方面,公司秉持“讓子女放心、讓老人安心”的養老生態建設理念,穩步推進養老服務多方式供給,加快在重點戰略區域的布局。積極推進CCRC養老社區、城心公寓、康養旅居三大養老產品線落地。截至2024年末,已累計在14個城市布局養老服務,其中已布局17個機構養老項目,推出三款“隨心居”旅居產品,研究探索居家養老服務建設。
以綠色擔當繪就發展底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于保險機構而言,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也成為其發揮保險保障功能和長期資金優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有力抓手。
中國人壽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將大型國有金融機構的責任扛在肩上,健全綠色金融管理體系。
負債端,中國人壽在全國范圍內,為生態環境產業、清潔能源、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綠色服務等環保和低碳領域提供各類保險保障。同時,還給整個綠色產業鏈上的企業提供包含意外、醫療、壽險等多元化的保險保障服務。
投資端,中國人壽擁有完備的綠色投資體系,始終把綠色標注和ESG投資理念作為重要投決因素,將綠色投資納入資產戰略配置規劃和年度投資計劃中,加快發展綠色投資。
依托主力投資平臺,中國人壽在綠色交通投資、綠色轉型投資、綠色鄉村產業投資和“一帶一路”綠色低碳建設方面投資多個項目,持續釋放綠色金融效能。
綠色交通投資方面,出資9.7億元支持長沙地鐵3號線綠色交通發展,減少交通排放、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綠色轉型投資方面,出資36億元支持“國壽資產-蘭滄項目”,助力標的公司加大水電裝機容量并增加風電、光伏等其他清潔能源投資建設;綠色鄉村產業賦能方面,探索“清潔產業+綠色生態”的鄉村振興發展道路,投資陜西省、甘肅省、吉林省地區貧困鄉村的光伏項目,助力光伏產業振興以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截至2024年末,中國人壽鄉村振興領域投資總額達1037億元,普惠金融領域投資總額達1486億元。
此外,該公司還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提供諸如綠色債券等多種解決方案,助力“一帶一路”綠色低碳建設,投資總額達1422億元。
積極打造可持續發展朋友圈
中國人壽始終致力于同客戶、員工、合作伙伴等利益相關方一道,共同構建一個可持續生態朋友圈。
該公司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將消費者權益保護放在重要位置,同時通過對金融科技的廣泛運用,提升客戶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提升服務價值,讓客戶感受到“簡捷 品質 溫暖”的國壽好服務,服務質效蟬聯人身保險服務質量指數第一名。
至2024年底,中國人壽壽險APP的注冊用戶數量近1.6億人,同比提升10.5%;全年累計為32.6億人次提供服務,提供優質適老化服務超2700萬人次。
進一步強化客戶聯絡中心的“自助-智能-人工”多元服務模式的應用深度與廣度,95519客戶服務專線人工接通率保持98%高位,95519話后服務滿意度再創新高,達99.87%。
全面推行線上理賠服務機制,借助前沿的數字化平臺,最快賠付速度可達秒級,全年理賠整體時效0.34天,同比提速超10%。
在員工發展支持方面,中國人壽高度重視員工權益保障,全力推進員工能力提升發展計劃。這不僅包含9.63萬合同制員工,還包括64.6萬國壽代理人。
公司不斷完善代理人利益機制,通過持續升級基本制度強化業績引領,鼓勵代理人增強專業素養,提升專業水平。2024年,中國人壽首次向外界正式發布營銷改革新布局——“種子計劃”,為前線隊伍提供獨有的激勵機制、獨立的發展環境和強大的資源賦能,為代理人制定詳細的管理和提升計劃,聚焦代理人賦能,塑造其保險專業素養,無死角地支持代理人夯實專業技能。
如是,從宏觀的家國責任到現今老齡化時代凸顯的養老問題,再到事關未來的綠色發展,以及構成企業的近10萬員工和66.6萬代理人……既有國事有家事,也有社會這個大家和個人的小家。
為大家負責,為小家分憂,這是“責任驅動行業發展”的又一個例證。肩負金融央企、行業“頭雁”的擔當,中國人壽秉持“建設世界一流、負責任的壽險公司”戰略目標,以金融力量服務國家戰略,以責任擔當守護人民美好生活,以改革精神助力可持續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國壽力量”。
(稿件來源:中國人壽壽險天津市分公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