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潮新聞
孩子上課有沒有認真聽,這是很多家長關心的事,不僅事關學習習慣,甚至決定了孩子的成績。
有家長發現,孩子的橡皮慘不忍睹,被鉛筆戳出密密麻麻的小點點;有的挖成了坑坑洼洼的“月球表面”;更夸張的,一整塊橡皮帶去,回來已是切成小丁丁。
這個現象,老師們也注意到了。家長會上,有老師亮出一張PPT,曬出5種不同的橡皮,背后對應的5種聽課狀態。
一塊橡皮里,真的藏著孩子聽課的秘密嗎?
老師曬出橡皮的五種狀態
戳黑洞、切邊角
有孩子一學期用廢好幾塊橡皮
這段時間,杭州不少學校都在組織家長會。杭州媽媽張女士參加完之后,回來立即翻出女兒的文具盒,仔細檢查里面的橡皮。檢查完后,她有點上頭:“要么被切成了一小塊一小塊,要么被摳出了小洞洞,這不就是被老師說中了嗎?”
按照班主任的說法,橡皮的干凈整潔程度可以分為5種,代表了5種不同的聽課狀態。
第一種橡皮,干凈完好,橡皮損耗小,表面光滑,這樣的學生通常是認真聽講、專心做作業。他們上課不開小差,作業完成得工整,很少涂改,因此橡皮保存得特別好。
第二種橡皮上有少量小孔,但整體形狀保持完好,這類學生屬于上課偶爾開小差,大部分時間仍能保持專注。
第三種是邊角有切割或撕裂痕跡,表面坑坑洼洼的橡皮,這樣的學生往往上課經常走神,容易分心,不自覺地把橡皮當作消遣工具。
第四種上面布滿黑點和小洞,邊角被切割,這意味著學生可能整節課都沒好好聽講,不停地搓、捏、戳,把橡皮嚴重“摧殘”。
還有一種,橡皮直接“失蹤”了。可能是玩丟了,也可能被分解找不著了,學生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橡皮成了課堂的“犧牲品”。
這種現象,在教育學上被稱作課堂行為觀察的“橡皮效應”,通過學生橡皮使用狀態,來判斷課堂專注度,主要應用于低年級學習習慣分析。
對此,很多家長都感同身受。
“這學期到現在為止,已經用掉不止5塊橡皮,有的被切割,有的戳滿了黑洞,沒法用了。”有媽媽說,能帶回來還算好的,“有些直接不見了,估計是被‘肢解’了,把好好的橡皮弄得米米小塊,玩玩就丟掉了。”
低年級玩橡皮
高年級還有“偽裝術”
一塊橡皮,真的能看出這么多問題?這與孩子的成績是否有正向關系?
“有一定道理,這種現象在低年級會更明顯。”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班主任李平老師觀察,不僅戳、切橡皮,有的同學還會把橡皮、尺子當成玩具,搭高臺用尺子發射橡皮,把橡皮當成子彈,很容易就找不到了,“到高年級這種情況會少一些,橡皮、尺子的玩法對他們來說太幼稚了。”
李老師說,家長們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如果橡皮上用鉛筆戳滿了黑洞洞,大概率是上課時玩的,下課了他們不太會拿起鉛筆;如果是被尺子切割了,可能是下課無聊時干的,上課切割橡皮幅度太大,很容易被老師發現。“不光是橡皮,也可以看看文具盒里是不是有亂七八糟的東西,小紙條、小珠子……如果頻繁出現,是會影響孩子上課專注度的。”
從橡皮倒推上課專注度,其實只是一個小側面。
“還有一些偽裝性的動作,到高年級會出現,比如傳遞小紙條、在語文書上亂涂亂畫。”李老師坦言,這些動作看起來隱蔽性很高,老師以為他在認真聽講、記筆記,其實是在干自己的事,“昨天就看到有個同學在書本空白處畫了一朵荷花,畫得是蠻精致的,可上課顯然沒怎么聽。趕緊提醒孩子和家長,千萬要注意。”
杭州上海世外學校二A班的班主任金晶老師,也觀察過孩子們的文具盒。
“有些小朋友上課開小差,就會戳橡皮,不過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有些孩子會習慣性地玩東西,但思路是跟著老師走的;有的雖然坐得很端正,不玩橡皮,但人是在走神,假裝認真。”不過金老師發現,有的孩子丟三落四,低年級成績還不錯,但到了高段,可能會被拉開差距,“那些文具、書本整潔的孩子,往往成績都不錯,這也是孩子整理歸納能力的一種體現。”
檢驗上課有沒有認真聽
筆記、作業、課后提問更有效
從橡皮推斷孩子的聽課專注度,有道理,但因人而異,不一定很全面。還有沒有什么更能檢驗聽課效果的辦法呢?
李老師建議家長,可以翻翻孩子書本上的筆記,檢查課堂作業的情況。
“書上圈圈畫畫,筆記清晰,字跡工整,說明聽課比較認真;課堂作業錯誤率比較高,尤其涂改次數多的,說明聽課沒有專注。”李老師說,課堂作業是在課堂內完成的,錯題老師都有講評過,“如果需要反復訂正,顯然是沒有好好聽老師講解。”
另外,家長也可以跟孩子聊聊天,關注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那種大錯不犯、小錯不斷,處于班級中游的孩子,是比較容易被忽視的。家長應該多關注孩子的情況,有問題及時跟老師反饋、溝通。”
金老師提醒家長,多關注課后習題。“像語文的課后習題是很重要的,是一整節課的重難點,家長可以根據習題,來提問孩子,讓他們講講,如果回答得很順暢,說明上課是認真聽講了。”家長也可以讓孩子當小老師,讓孩子來講講這堂課學了什么,“讓他們自己表達,可能比檢查書面會更直觀。”
很多家長也關心,該如何提高孩子課堂專注力?在家里如何引導?
“可以買一個計時器,用番茄鐘學習方法,把時間劃分成10分鐘、15分鐘,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專注的完成一件事情。”金老師坦言,低年級的小朋友本身注意力集中時間是不長的,“可以通過這樣的訓練,逐步加長他們專注的時間,讓時間管理更高效。”
另外,在看書時,可以通過大聲朗讀的方式,鍛煉孩子的專注度。
李老師提到了正向激勵,可以通過設置小獎勵,來激發孩子專注學習的動力。“比如作業做得不錯,卷面整潔,可以獎勵;訂正很認真,掌握了錯題,也可以獎勵。通過正向引導,來培養孩子認真聽課的習慣。”
你家娃的橡皮是第幾種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