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全軍進行授勛授銜,此后的10年里,軍隊多次統一晉升軍銜。
在取消軍銜之前的10年里,不少校官晉升為將官,不少尉官晉升為校官。也有人中途轉業、離休等沒有進行二次晉升。
曾擔任過28軍炮兵副軍長劉竹溪,從職務和資歷來說,是夠得上晉升大校。可上級找他談話,說病休太久,不符條件。
劉竹溪是28軍出生的干部,28軍前身是華野10縱,就是那個“排炮不動,必是十縱”的部隊。他擔任副團長、團長。解放后,擔任28軍師參謀長,軍炮兵主任。1954年成為28軍代理炮兵副軍長。
很多人對炮兵副軍長職務顯得陌生,副軍長就副軍長,怎么還是炮兵副軍長,難道一個軍還有炮兵軍長?
該職務是50年代中后期,我軍參照蘇軍模式,在陸軍軍級單位設立炮兵副軍長,還有坦克副軍長等職務,就是要強化專業兵種的指揮和管理。他們主要負責炮兵部隊的作戰指揮和訓練,并非軍首長。該職屬于師職。
1952年,他被評為準師級。能被評為準師級,一般是長期擔任正團職或師參謀長,他在解放戰爭擔任副團長、團長三年。在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如果成為大校軍銜,至少也是副師級或正師級,也就是說擔任副師長、師長等職。
1959年,已經師28軍炮兵副軍長的,在軍銜晉升時遇到坎。原來在1954年在軍事學院學習期間,身患重病無法學習、工作,此后幾年里一直以休養為主。因為他兩次被通知病危,可想而知情況多不樂觀。
在二次晉升時也是有標準的,首先本人需要在崗位上,在1955年授軍銜后的工作中作出一些成績。他此后幾年主要是休養為主,職務雖然可以,但成績不突出。南京軍區炮兵司令、政委去看望他時面有難色說他級別由準師晉升為副師,但不符合大校條件。
因為身體持續不見好轉,工作無法繼續,只能是停止工作休養。從1960年休養到1965年,最終在1965年45歲時離休,成為干休所最年輕的離休干部。
沒有緊張繁忙的工作,一邊休養,一邊治療,身體反而逐漸好轉,一直到九十多歲。誰能想到三十多歲兩次病危后化險為夷,還成為長壽老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