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報道,由克什米爾恐襲事件引發的印巴地區緊張局勢持續升溫。據俄媒“今日俄羅斯”(RT)報道,巴基斯坦駐俄羅斯大使賈馬利(Muhammad Khalid Jamali)接受該媒體采訪時重申,如果印度對巴基斯坦發動攻擊,或是切斷至關重要的水源供應,巴基斯坦將“動用一切力量”予以回應。賈馬利聲稱,巴基斯坦情報部門已經掌握了新德里計劃發起軍事“入侵”的證據。他說:“印度媒體的狂熱以及印方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迫使我們不得不這樣做。
自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針對游客的槍擊事件后,印巴這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南亞國家進一步向對方船只關閉港口和商貿物流通道。5月3日上午,印度宣布禁止懸掛巴基斯坦國旗的船只進入任何印度港口,同時暫停與巴方的進口貿易,印度郵政部門的公告更具象征意義,連來自巴基斯坦的信件和包裹都被空運和陸運網絡拒之門外。這種“零接觸”政策在兩國貿易額已降至冰點的當下,更像是莫迪政府向國內選民展示強硬姿態的政治表演。
印巴局勢(資料圖)
要知道,克什米爾地區長期以來就是印巴兩國爭議的焦點,歷史遺留問題與多重矛盾交織,讓這片土地始終難以平靜。不過,印度在未進行任何調查、缺乏事實依據的情況下,就將責任歸咎于巴基斯坦,此舉大概率是在為后續行動尋找借口。從印度國內層面來看,近年來印度人口數量持續增長,再加上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水資源日益匱乏,印度試圖通過此次事件重新塑造《印度河水條約》,為自身爭取更多水資源權益,以緩解國內用水壓力。
印度挑起本輪印巴局勢升級之際,采取了一個十分極端的措施,撕毀《印度河水條約》,截斷了河流流入位于巴基斯坦下游的河水,時間一長,很可能給巴基斯坦造成重大危機,甚至引發動亂。這樣一來,哪怕印度找不到進攻的機會,也能借此長期削弱巴基斯坦。所以,近期巴基斯坦頻頻向國際社會求助,甚至一次性直接喊話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下場,真實目的是國際社會施壓印度,恢復《印度河水條約》。
莫迪(資料圖)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矛盾一直是國際社會上備受關注的話題。事情發生后,4月27日巴基斯坦副總理達爾第一時間就給中國打來電話。這次通話中,達爾強調了克什米爾的恐怖襲擊事件,還說明了自己國家的態度:“堅決打擊恐怖主義。”但話也說到前面,這次的任何反制措施都會導致事態升級的可能。中方外交部長也明確表示了,支持國際社會來徹查真相,打擊恐怖主義畢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
兩國未來的走向,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看怎樣給雙方一個合理的臺階,毫無疑問在穩定西南鄰國局勢中,中國始終是不可替代的穩定力量。一方面,巴鐵非常重視中方的意見,不管是矛盾之初就迅速給中方打電話交流信息,還是在國際上呼吁請求中方出面介入兩國矛盾,巴鐵一直保持著和中方的交流。另一方面,印度這次也主動的和中方通報情況,看得出來,印度也希望中方能夠在合適的時機、地點能夠出面調停。
巴基斯坦(資料圖)
印巴之間的緊張態勢業已瀕臨一觸即發的危殆之境。雙方于克什米爾地區的爭端積年已久,此番更是因恐怖襲擊與水資源問題,致其矛盾愈發激化。從常規力量的相互對峙,至核力量的威懾態勢,每一項舉動皆牽動著國際社會的敏感心弦。國際社會務須充分洞悉問題的緊迫性,踴躍促使雙方重歸對話協商之軌。借由外交途徑和多邊機制,構筑溝通之橋梁,消弭雙方的誤解與敵意。唯有如此,方可規避悲劇之發生,令南亞地區重歸和平與安寧,使印巴兩國人民得以在和平的環境中追逐發展與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