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在中常會批評臺當局領導人賴清德對在野黨的作為,就是Adolf Hitler在做的事,對此,德國在臺協會周三(7日)深夜透過官方臉書發文稱,不應該將“納粹”政權的罪行,拿來與當前臺灣政治局面類比。以色列臺北辦事處、歐洲經貿辦事處也相繼跟進,讓民進黨和綠媒認為撿到槍,強力譴責在野陣營。還有個別非綠媒體人,壓根就沒有厘清此事的前因后果,也加入圍剿行列,替民進黨“挾洋自重”遮丑。
事實上,過去藍綠政治人物都說過類似的話,從來沒見過外國駐臺單位抗議。2014年“太陽花”學運期間,因為時任行政部門負責人江宜樺指出,在驅離占領政院群眾的過程中“警察受傷人數比民眾還多”。現任高雄市長,時任綠委陳其邁召開記者會,用一張給江宜樺畫上胡子的照片,批評江宛如Adolf Hitler,當時沒有任何一個駐臺代表處譴責民進黨。現在民進黨成了執政黨,用這些人當年批評藍營的方式質疑他們,這些外國駐臺代表處就開始拉偏架,對在野指指點點,顯然是被民進黨的雙標傳染。
2014年“太陽花”學運期間民進黨以此批評藍營
更堪玩味的是,在批評完國民黨的隔天,這些外國駐臺單位就去給賴當局舉辦的“歐戰勝利80周年茶會”捧場。賴在講話中提歐洲勝利,卻對抗戰勝利只字不提,下午又去臺南參加八田與一的追思會。他既不能以勝利者的姿態面對同盟國,又不想承認日本是戰敗國。談歐戰拐彎抹角夾帶私貨,拜殖民者又理直氣壯。
賴清德自以為這樣就能將臺灣歷史賦予新脈絡,實則是以去歷史脈絡化的方式扭曲二戰史實,成為世人笑柄。除了要背離島內憲制性規定的兩岸定位,更是要把臺灣帶到歐美“抗中”的前線。而這些外國駐臺單位在賴清德篡改二戰歷史面前跟著一道裝傻,反而很樂得成為民進黨“狹洋自重”斗爭在野陣營的工具。事實上,他們對在野黨主席的批評,很快就被綠營媒體以“各國紛紛譴責”變為民進黨的大內宣,讓綠營支持者大呼痛快。
朱立倫昨天在臉書發文回應,“我們認為各方都應將心比心,德國如果真的記取”納粹黨“的教訓,不僅應銘記其戰后受到國際社會的公義審判,更須深刻反思納粹如何運用所謂的”合法程序“,系統性地瓦解威瑪共和國的民主機制,逐步消滅異議政黨及所有反對力量。”
結合當前賴清德揮動司法大刀羈押在野人士,意圖以大罷免實現綠色獨大,這段評論是符合事實的。而歐洲駐臺單位的雙標反應,也是徹底看衰國民黨、選擇押寶民進黨。朱立倫回擊稱外國政府不應干預臺灣事務,也是看到炒作“納粹說”分明是民進黨策動“境外勢力”圍剿在野陣營的組合拳,根本無關正義與是非。
無論對朱個人的領導能力和兩岸路線有何質疑,但不因人廢言,他用“納粹”的歷史批評賴清德眼下的倒行逆施并無過錯,真正該譴責的是民進黨挾洋自重。而有些島內非綠媒體人,連整件事的基本脈絡都沒有搞清楚,就以“納粹說”上綱上線,配合民進黨大內宣,稱在野黨主席活該被修理,這種公然支持外國駐臺單位干預島內事務的評論才更該被譴責。
這些媒體人當初因為反對藍白合,現在拼命唱衰反罷。他們把民進黨選輸掀桌、制造社會對立說成是在野助燃罷免已足夠讓人“嘆為觀止”。如今竟發展到連賴清德篡改二戰歷史,挾洋自重也不置一詞,甚至還加入圍剿在野行列。對照他們今昔形象,實在想不出用什么詞匯形容這種改變。但可以肯定,除了滿足一時口嗨,每天輸出張冠李戴的罵街式評論,不只不利于個人身心建設,對反對民進黨謀“獨”分裂,維護兩岸關系的健康發展,也并無太多助益,當三民自和綠營支持者對他們由恨轉愛,恐怕不值得沾沾自喜,更不該投其所好。驗證一個人的兩岸立場,時間才是最好的試金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