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一撕,相片顯影
最近
一種名為 “撕拉片” 的復古膠片
突然爆火了!
因其稀缺的屬性
吸引了不少年輕人追捧
成為 新晉“出片神器”
明星同款撕拉片火出圈
近日的社交平臺上,許多明星的撕拉片被流傳熱議,他們在一張即時成像照片上瞬間達到另一種風格的顏值巔峰,撕拉片也成為攝影界新晉“頂流”。
搜索社交平臺發現,小紅書 #撕拉片#相關話題擁有4.5億瀏覽量,55.9萬討論。抖音 #撕拉片#話題有7.9億次播放。
相關話題也直接沖上微博熱搜高位。
什么是撕拉片?
撕拉片,又名即顯像片、一次成像片,是一種可剝離即時顯影膠片,由拍攝感光的負片和帶有藥水包的成像正片組成。使用專業的撕拉片相機拍攝后,需等待一定的反應時間,然后手動將相紙拉出。
“一撕”再“一拉”,是每張撕拉片出片的必要步驟,撕拉片也由此得名。隨著數碼相機推廣,撕拉片變得逐漸小眾。
與手機即拍即看不同,撕拉片需要等待顯影,成像效果取決于溫度、濕度,易產生褪色、偏藍等隨機效果,被賦予“開盲盒”式體驗。這種不確定性反而增加了用戶的期待和驚喜。不少年輕人紛紛走入攝像館,只為給自己留下一張特別的撕拉片。
再加上作為照片,它的成像質量優于普通拍立得,如分辨率更高、層次感強、畫質更細膩,因此頗受追捧,而且越稀缺越激發人們的收藏欲望,網友甚至稱其為“紙片茅臺”。
▲來源@心動的屁桃
號稱“拍一張少一張”
一盒相紙從70元炒到3000元
停產多年的撕拉片在作為一種復古的、有儀式感的攝影潮流被熱議的同時,越來越高的價格也開始讓一些想要體驗的人望而卻步了。
據媒體報道,撕拉片被明星帶火出圈后,加上商家們聲稱“拍一張少一張”, 其相紙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二手平臺上,撕拉片相紙最高一盒賣到了3000元,而原價僅為70元左右。在寫真館里,體驗一次撕拉片則要近400元。
據介紹,撕拉片保質期只有兩年,因此無法保證成像質量。為了延長相紙壽命,有人會將其放在冰箱低溫保存。
目前,全國不少攝影寫真館都推出了撕拉片服務,體驗一次撕拉片要200元到400元,比購買一張相紙的價格貴十倍。
“2021年的時候99元拍一張猶猶豫豫,2025年已經398元一張了。”面對價格的上漲,網友小雪對撕拉片開始望而卻步。
營銷促成熱度
400元拍一張“人生照片”值得嗎?
撕拉片的稀缺性吸引了許多年輕人,但它真的價值如此嗎?
“想當年免費拍撕拉片送人都經常無人問津。”在社交平臺上,網友“黑師傅-polalife”指出撕拉片爆紅前的處境。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撕拉片的價值不在價格,而在于紀念意義。大多數人會選擇在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時刻,像生日、全家福、某個紀念日去拍攝。
拍過撕拉片的張雯認為:“雖然價格有點小貴,但是儀式感和情緒價值拉滿,沒有參數和濾鏡可以調整,也沒有重拍一次的機會,當下那一秒記錄的是最真實的自己。”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年輕人追捧撕拉片這一現象體現了稀缺效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蔡海超表示,“人們往往會認為稀缺的東西更有價值。‘拍一張少一張’的特性激發了年輕人的占有欲和收藏心理,讓他們覺得擁有撕拉片是一種獨特的體驗,從而愿意為其支付較高價格。”
“年輕人在面對潮流時,保持理性判斷至關重要。盲目跟風不僅可能帶來經濟壓力,還容易在隨波逐流中迷失自我。”她建議,年輕人應靜下心來探索真正熱愛的領域,無論是小眾的手工藝術,還是深度閱讀、或是原創音樂創作,都能在沉浸中挖掘自身潛力,收獲更持久的快樂與成就感。
來源:封面新聞、紅星新聞
編輯:畢群
編審:符亞麗
終審:周健軍
覺得不錯,點個和
轉發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